B肝表面抗原和抗體是陽性,代表什麼?有包膜的肝癌術後會轉移嗎

2022-05-11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B肝表面抗原和抗體是陽性,代表什麼?有包膜的肝癌術後會轉移嗎

最近,發了多篇跟肝病有關的文章,談到了肝癌、肝硬化、肝纖維化的問題,也跟大家說了肝病的完整檢查(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有不少網友發私信問了一些相關問題,時間問題,這裡就跟大家統一說,就不一一回復了。

B肝病毒母嬰傳播的問題,母親會把B肝抗體傳給孩子嗎?抗體會消失嗎?

大家都知道B型肝炎病毒會通過母親傳給孩子,如果母親是有B肝表面抗體,這抗體也會傳給小孩嗎?嬰兒出生接種B肝疫苗,但多年後還是可能會失效,是否表示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不持久?而母體傳下來的抗體是不是能持續很久?

母親體內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會通過血流傳給胎兒,但在出生後半年左右就會消失。一般而言,人體中B型肝炎的表面抗體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然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所產生的抗體,這種抗體存在時間較長久,可達數10年,另一種是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後所產生的,這種抗體可能會隨時間的增加而消失。

不論是哪一種途徑產生的表面抗體,都有可能會消失,此時可以追加註射1劑疫苗或重新接受完整3劑疫苗注射,注射1個月後可再度檢驗抗體是否已經產生。

B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都是陽性,代表著什麼?

最近參加公司的體檢,抽血的報告顯示HBsAg和HBsAb都呈現陽性,看不懂這抽血報告,到底是不是有B型肝炎了?

HBsAg和HBsAb都是陽性(+)反應,有可能是最近剛感染B型肝炎。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其中一種情況是可能變成HBsAg(+)HBsAb(-),這樣的結果表示患者變成B肝病毒攜帶者,需要定期跟蹤檢查;另一種大多數人的情況則是會變成HBsAg(-)HBsAb(+),這結果表示患者已經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不會再被B型肝炎病毒傳染。

如果是HBsAg和HBsAb同是陽性已有一段時間,可能患者的HBsAg與HBsAb是來自不同型的B型肝炎病毒,通常是小時候已是B肝攜帶者,長大後又感染不同型的B肝病毒而產生表面抗體,因此,此種患者仍B肝病毒攜帶者,建議要長期跟蹤檢查。

另外B肝五項的臨床意義可以參考下圖:

6厘米有包膜的肝癌,手術後容易轉移嗎?是否可以吃點靈芝等保健品預防?

舅舅是B肝攜帶者,1個月前被檢查發現有一個6厘米左右的肝癌,醫師說這腫瘤有包膜,可以手術處理,想請問手術切除後是否可能會發生癌細胞轉移?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復發或轉移他處?聽說靈芝對癌細胞有抑制效果,可以食用嗎?

過去的研究顯示有包膜的腫瘤,手術切除後不容易復發,也不容易擴散他處。目前的肝癌治療上,並無絕對有效的方法或藥物可以預防肝癌的復發或是癌症的轉移。

不過,如果肝癌是與C型肝炎病毒有關,且穀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數值異常升高,那麼在肝癌得到適當的治療與控制後,可以考慮干擾素治療,是有可能降低肝癌的復發率。但在B型肝炎病毒有關的肝癌,如果B肝病毒量仍甚多,目前的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是否會降低肝癌的復發率,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至於食用靈芝等保健品,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顯示對癌細胞有預防或抑制效果。

C肝患者發現腫瘤接受栓塞治療,如何有效防治復發?

一位老年患者有C型肝炎,6年前發現兩個肝癌,在2cm以下,接受了介入栓塞治療。但最近一年來,肝癌復發的速度越來越快,平均3-4個月就要接受一次治療,前一段時間因為疫情去醫院檢查完了,結果發現肝癌甚至增大到5cm左右。請問要怎樣才能抑制肝癌的復發速度?肝癌的治療還有那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肝癌復發。

肝癌復發,確實讓人覺得既緊張又擔心。但目前仍無有效的方法能抑制肝癌的復發。

治療肝癌的方法,除了患者接受的介入治療外,還有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光子刀(一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等等,而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就需要醫生根據病人的腫瘤大小、生長位置、肝功能狀況等來評估了。

從患者自述來看,有多顆腫瘤,並不適合手術切除。如果腫瘤有侵犯肝門靜脈或腫瘤顆數較多,其治療效果會有限且易復發。如果血管栓塞介入治療仍是可行的,重複介入治療會是目前有效的方法。如果血管栓塞已不適合,那下一步的治療或許可以考慮化學治療或靶向治療。

雖然肝癌的復發幾率相當高,但如果能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積極治療的話,還是有機會治癒的,所以要及早接受有效的治療,並定期跟蹤檢查,切勿延誤。

年輕的B肝攜帶者,轉氨酶很高,該怎麼辦?如何治療?

患者是20歲的B肝病毒攜帶者,去年5月底檢查出e抗原呈陽性反應,且穀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數值為正常值上限5倍,當時想先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再看看是否接受治療;去年年底再檢查時,轉氨酶的數值更高了,高達正常值上限7倍,近期檢查改變不大,請問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治療?

患者才20歲,初次發現轉氨酶異常升高到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符合B型肝炎急性發作,其實也可以繼續觀察幾個月,再考慮治療,有些人由於自身免疫力,炎症會慢慢減緩或消失。

當然,B肝攜帶者血中轉氨酶值異常升高也要排除其它病因,例如其它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服用藥物、酒精或肥胖、高血脂引起的脂肪肝等。

如果認定是慢性B型肝炎的急性發作,可以考慮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如口服抗病毒藥物或注射干擾素等,讓病毒活性減弱,避免肝臟炎症一再發作,造成傷害。

B肝患者轉氨酶數值不高, 但膽紅素一直偏高,這樣會不會出現問題?

患者確診B肝已有1年多的時間,他的總膽紅素值一直都在30μmol/L以上,甚至接近35μmol/L,但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都在40以下,主治醫生說繼續觀察,但患者還是不放心,而且總覺得自己手心看起來黃黃的,雖然醫生說攝取有色素的食物也會導致皮膚著色,但患者仍會擔心可能有其他的肝病?可以嘗試中醫治療嗎?

患者總膽紅素確實是有些偏高,但不知道患者有沒有檢查直接膽紅素?

因為有相當多的因素可能會引起人們的總膽紅素值輕微的升高,例如:溶血性貧血或膽管阻塞、肝內長了腫瘤壓迫膽管等,都會使膽紅素升高,但轉氨酶的數值是正常的。

此外,還有一種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膽紅素會較正常人為高,這種情形通常都不是病態的。

至於手看起來黃黃的,這是較主觀的問題,不過,攝取過多含色素的食品,如柑橘、木瓜、胡蘿蔔等,確實容易導致皮膚著色,特別在手心部位。建議患者先了解總膽紅素值偏高的原因,不要病急亂投醫。

聽說保健食品中的紅曲可以降血脂,這是食品不是藥物,可能對肝臟造成傷害嗎?

實際上紅曲有可能傷肝,有高血脂的患者如果同時服用紅曲及降血脂藥他汀類,發生肝臟傷害的可能性就可能會增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ec8ef20ea65d1fec69af710f00385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