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檢查是什麼?4大指標幫你了解腎病,有尿蛋白甚至需要透析

2022-07-24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腎功能檢查是什麼?4大指標幫你了解腎病,有尿蛋白甚至需要透析

體檢報告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不好理解,有些明明是紅字,醫生說沒事,有些明明感覺變化不大或者沒有超標,醫生卻說該預防或者該警惕了,所以每次體檢結束,很多人拿著自己的報告感覺不知所措。

那麼,對於腎功能來說,哪些數據才是符合正常的呢?如果腎功能的數據出現異常,是不是說明自己有腎病,甚至需要透析了呢?

想了解的話,這裡就跟著我一起搞清楚腎功能的關鍵指標。

腎功能檢查是什麼?4大指標幫你了解腎功能

一般來說腎功能檢查包括,尿素、肌酐、尿酸、尿蛋白、腎小球過濾率等,也是根據不同的醫療機構有所區別,不過尿素、肌酐、尿酸這三項指標是常用的指標,如果加上尿蛋白基本可以對於腎臟健康的好壞有所了解,一起認識一下:

尿素

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產物,正常值為3.2-7.1μmol/L,也有機構範圍更大1.7-8.3μmol/L,具體根據醫院情況來判斷,雖然有時候尿素會超標,但不代表有腎病,因為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使用類固醇藥物也可能導致數值不穩定,需要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

肌酐

當肌肉組織因損傷而分解出代謝物,就生成肌酐,肌酐正常值通常介於53-97μmol/L之間,男性可能會更高一些。

肌酐常因肌肉量而有所差異,比如老年人的肌酐代謝量與健身的人相比之下,老年人的肌酐值就明顯偏低。此外,在腎病早期,肌酐的上升幅度也不明顯,因此單以肌酐為指標判定腎臟病的情況並不準確。

不過,一旦肌酐有明顯升高,說明腎臟損傷較嚴重,有人會問肌酐超過多少需要透析,這個不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來看,有些人雖然肌酐高但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問題也是不用專門透析的,而有些人肌酐可能才200多,但體內毒素積累較多,就需要儘快透析。

尿酸

尿酸是人體的嘌呤代謝後的產物,需要通過腎排泄出去,所以通過測定血液中尿酸的多少也能了解腎功能。

尿酸數值,男女差別較大,男性一般在150-440μmol/L,女性一般在95-360μmol/L,尿酸高提示可能有腎病,也可能是有痛風,甚至惡性腫瘤。

尿蛋白

前三項檢查的是血液,尿蛋白則是尿液,所以尿蛋白一般在尿檢中體現,不過因為正常人體血液中的蛋白質大多會通過腎臟過濾後再吸收,尿液中含量極少,所以尿液中含有過多蛋白,極可能表示腎臟發生問題。

尿蛋白檢測腎功能比肌酐等指標更敏感,能夠更早獲得腎臟情況。

尿蛋白正常值應小於150mg,如果有異常可以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個能更準確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

現在有尿蛋白試紙能進行居家篩查,平時可以多測試,發現異常可以再去醫院。

除了以上4項外,有些醫院的體檢報告中可能會有腎小球濾過率指標,一般是通過肌酐等數據進行的估算,一般健康年輕人的腎小球過濾率正常值約在110-120間。

腎功能不好該怎麼改善?

想改善腎功能不好的情況,得先了解病情、通過腎功能檢查才能安排進一步的治療。主要是讓不同階段的慢性腎病患者,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並確實執行。如果工作或生活上不方便進行腎病飲食、或是胃口不佳時,也能適時選擇合適的腎病專用營養補充品。

1、定期檢查腎功能

建議從未安排過健康檢查的人應至少接受1次體檢,及時發現自己的健康情況與潛在的危機,如果沒有問題,之後平均每1-3年檢查1次即可。

除了定期體檢之外,如果懷疑自己有腎病,並出現疑似蛋白尿、多尿、食欲不振、水腫、高血壓等徵兆,應儘早就診檢查,降低疾病發展為尿毒症的風險。

2、腎功能不好從飲食改善

腎功能不好的人在飲食上得特別注意,尤其是蛋白質及磷、鈉、鉀的攝取量更要小心。

當腎功能受損後,對磷和鉀的代謝力會變差,如果血磷過高,容易刺激副甲狀腺增生,影響全身性血管鈣化,腎性骨病等;血鉀過高則易造成心律不齊,而血鈉則常與高血壓和水腫有關。

下列為腎病患者飲食攝取的幾大原則:

麵筋、堅果、豆類(非黃豆)屬高磷、低生物價值蛋白的食物,應儘量避免。而乳製品雖然是高生物價值蛋白,但仍屬高磷食物。

腎病患者應避免食用楊桃、菜湯,因這2者鉀含量極高,其中楊桃還具有腎病患者無法代謝之神經毒素,更要特別小心。

豆瓣醬、辣椒醬、沙茶醬等含鈉量高的調味料也應避免,烹調時也不應選擇低鈉鹽,以免導致血鉀過高而誘發其他疾病因素的風險。

由於每位患者的情況不同,低鈉磷鉀的建議攝取量或正常值也不一定,比如說鉀通常要在尿量小於1升或有高血鉀的時候才有特別限制,而鈉雖然需限制攝取,但是過少也可能造成食欲不振、熱量攝取不足,因此還是建議與醫生和營養師會診,討論出適合患者飲食方案。

3、腎病營養補充品的挑選原則

對腎病中後期的病友而言,需長期保持低蛋白飲食、又不能攝取過多調味料,可以說是一大挑戰,反而容易影響食慾,導致熱量攝取不足,而總熱量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腎功能加速惡化。

而大多數腎臟營養品都能滿足腎臟病友對濃縮高熱量、適量蛋白、低鈉磷鉀的基本需求,但仍有部分營養品可提供額外的保健需求。

選擇低GI、低聚糖、Omega-3脂肪酸營養品

有糖尿病的腎臟病患,應選擇低GI食物,也就是低升糖指數食物,來降低血糖急速波動,但糙米、全麥麵包等食物,雖然屬於低GI飲食, 卻含有高磷,反而不利於腎臟病患。

如果怕吃錯,低GI的腎臟營養品可說是相對簡單的選擇。對此也有研究發現,腎臟病友常有的便秘問題,因易導致大腸黏膜吸收毒素,加重腎臟代謝負擔,因此病友也可以補充益生菌,或額外以添加低聚糖的營養品來幫助調節腸道功能。

此外,研究指出,補充魚油和芥花油可改善透析患者的皮膚搔癢問題,而Omega-3脂肪酸也是身體必需脂肪酸之一,不但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降低蛋白尿,更可達到患者補充脂肪增加高熱量的需求。

建議腎友烹飪可以芥花油、橄欖油為主,或者從額外添加Omega-3脂肪酸的營養品中獲取。

不過要注意的是,慢性腎病患者選擇專用的營養品,有可能一份裡面包含了所有的營養,這時候如果病友可以吃正常食物,那麼需要進行換算,這樣才能避免過多攝入營養,影響腎臟功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65df906ba62b7647cd475a62dd2bc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