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那可是Kondo啊!——DITA Perpetua C品鑑手記

2023-03-09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喂,那可是Kondo啊!——DITA Perpetua C品鑑手記

和Kondo聯名的Perpetua C註定是一個會有爭議的產品,但是最近幾個我潛伏依舊的、對Perpetua並沒有什麼好評的高端燒友群里,聊到Perpetua C的時候,他們總是喜歡用一句話來收尾——那可是Kondo啊!這幫用戶呢,手頭或多或少都有一套六位數級別的台式耳機系統,所以他們對於Kondo的品牌力、產品力,應該是從未質疑過,包括就連南韓膽王Allnic的品牌介紹里,都明確表示了「希望能夠達到Kondo的高度」。

當然了,Kondo作為日本四大膽機品牌之首,我就不多介紹他們在這方面的建樹了,畢竟和DITA的合作是基於線材層面。Kondo Aduio Note成立於1979年,他們一直以來都是用大量的純銀線材貯存起來自然老化,所以大家也會總結為是叫「退火老銀」工藝,當然這已經不僅僅是工藝層面的東西了,就如同老酒稀缺一樣,Kondo的這類線材在整個行業里都具備絕對的不可替代性、無法複製性,所以即便是售價高昂,也一直都是眾多HIFI玩家追求的終極目標。

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Perpetua本體,而是Perpetua C、以及Kondo Celeste這根線。因為我對Perpetua C的理解是,它是一個全新的「系統」,Kondo這根線的作用和Perpetua本身不分伯仲、相得益彰,如果說四萬塊一副耳塞聽起來很貴的話,那麼在隨身HIFI領域裡,塞+線加起來四萬塊,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兒,DITA只是給用戶做好了選擇。

如果你對耳機系統有所概念,應該知道在足夠高級的系統里,一根電源線、信號線,對聲音的作用可以比得上一個大件器材帶來的影響,甚至你只要願意的話,線比音源/解碼/放大器都要貴也並不是什麼離譜的事兒,有經驗的燒友完全可以通過一根線來讓整個系統的聲音進行360°大變樣。而Kondo這根Celeste,負責任地說,讓Perpetua在聲音層面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甚至是反向削弱了一些Perpetua的素質感、更注重樂感的表達。

從他們展會、線下試聽會搭出來的前端也能感受到,DITA並不打算用多麼高大上的分體式頂級系統來發揮出所謂的「潛力上限」,英國之寶的耳放也好、LINN的 Classik CD機直推也好,這些產品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素質真心不怎麼高,Classik甚至是一個糊掉大部分弱音細節的純味道機。而Perpetua C也好、Celeste這根線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推不炸」,不論用一個多麼力大聲粗的、現代型聲底東西去驅動,它的聲音都是溫和的、高頻都是內斂的、聲音都是帶有濃郁模擬味的。

Celeste這根線和Perpetua組合,其實我並不認為是一個互補的的搭配。我是一個多年前就接觸過DITA家的Answer、Truth這種早期作品的用戶,他們那時候做出了動圈產品里罕見的優秀線條感、結像凝聚力,而後期的XLS、Project71、雙子星系列等,則是在這個動圈聲音愈發「動鐵化」的時代里,保留住了動圈原始的那份韻味。即便是Perpetua目前面對市面上如此多的高端動圈競品,它都對於「圈味」有著很獨到的表達。我個人認為,Perpetua雖然賣到了2W檔位,但其硬素質表現並不算是T0級別,而如果你期待Celeste在素質層面補足Perpetua,那你可能會失望的——它是一個輔助Perpetua把樂感表現愈發極致化的搭配。

Celeste這根線,素質層面最大的優勢是密度+空間感。密度大家好理解,能夠讓Perpetua具備不輸混合單元超旗艦耳塞的超強厚密感,那空間感呢?Celeste這根線有一個非常離譜的特性,它可以提升、甚至是讓一個耳塞超出耳塞聲場的範疇,在擴大聲場的同時,它可以同時放大原本的結像、並且是能夠把結像的位置進一步拉開、凸顯層次感的。舉個例子,馬久越老師的《蜀山》,如果說Perpetua開聲的第一下鼓點位置是敲在嘴唇附近的高度,那麼Perpetua C的這一聲鼓點就是敲在了下巴附近、甚至是靠近脖子的位置。而且這個結論對絕大部分的耳塞都有效,比如JADHIFI DM+、NG Erebus、MA Eclipse、Noble Khan Prestige等(這幾個塞子,除了Eclipse以外,原本的聲場就足夠大)。此外,Perpetua C幾乎擁有耳塞行列里最為頂尖的大提琴共鳴感、震顫感,是那種感覺從大尺寸頭戴、甚至是音箱中才能獲取的質感。

Perpetua C可能會給用戶、尤其是Perpetua老用戶一個誤解,那就是好像「解析變差了」。我其實非常非常理解給出這個結論的人,因為一旦聲音的顆粒感少、結像缺乏稜角、偏平滑,而且聲音總體加厚以後,Perpetua C的解析就顯得「肉」了一些,但並不代表它的細節變少了,我反而覺得Perpetua C的信息量呈現十分的高級、有層次。

此外,Perpetua C也好、搭配了Celeste的其他耳塞也好,非常適合使用各種大功率的機器去驅動,不論是便攜耳放、還是台式的耳放、一體機、CD機等,它會讓你的耳塞變得完全沒有什麼「火氣」,一些可能突兀的峰變得平滑、圓潤,即便是在一些以數碼聲、高銳度著稱的機器上,Perpetua C都能夠保持住其獨特的安定感和類似太極拳一樣看似漫不經心、卻隨叫隨到的爆發力。Perpetua C的聲音十分像一些旗艦頭戴所呈現出來的特性,比如人聲近、厚度大卻不懟臉,聲場和結像是略微前置的;密度大卻沒有什麼壓迫感,聲音是蓬鬆的;聲場大卻完全不空,聲音是有血肉感的;低頻雖然很洶湧,但是不論是低頻的殘響氛圍還是中高頻的泛音塑造,它的聲音總體都沒有脫離【乾淨】的範疇。

有些高級的耳機系統何嘗不是這樣,Perpetua C素質已經高到了用戶不需要去為素質所「向上追求」的程度,而是一個只需要追求如何搭配、取悅自己的聲音了。當然了,前提是你喜歡這樣的底子——如果你喜歡一個低頻清淡、聲音結像偏精緻、高頻非常有攻擊性的聲音,那麼請千萬不要盲狙Perpetua C或者Celeste。

這篇文章並不是一個什麼安利向的東西,因為我對於高價線材從來都是排斥的態度、也從來不推薦大家在器材遇到瓶頸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選擇換線,我有時候寧願推薦他們換播放器或者換耳機。而,這可是Kondo啊!Celeste非常符合我的審美,是一根好聽到我想自己想買來自用的線,不誇張。 Perpetua C呢,我認為它是一個好聽的「耳機系統」,而且Celeste真正的絕配還就是Perpetua,畢竟Perpetua機內線本身就是Kondo的老銀,可以說DITA為這個「西裝」下足了功夫、或者說埋下了伏筆。它告訴你的一個道理是,一根和耳塞一樣價格的高價線,可以給聲音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是正面的——說真的,如果你從來都是信奉線材無用論,那麼DITA這個頂級動圈耳塞品牌+Kondo這個Hiend級音響品牌的化學反應,應該能夠打破你對線材搭配的認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2dcc798c253901f26e7ec4505f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