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股份併購美凱龍影響現金分紅,二股東太平洋壽險提前「大撤退」

2023-11-17     搜狐財經

原標題:建發股份併購美凱龍影響現金分紅,二股東太平洋壽險提前「大撤退」

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編輯 | 吳亞

地產行業下行、房企業績普遍下滑的當下,分紅的房企已經越來越少。

正因如此,建發股份(600153.SH)的高額分紅,成為了11月14日第三季度業績會上的焦點。按照方案,其分紅率今年依舊保持在30%以上,自2018年起一直如此。

根據相關統計,50強上市房企2022年平均現金分紅率為12.5%; 2023上半年,港股上市房企僅5家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分別是中海地產、龍湖集團、華潤置地、越秀地產、中國金茂,其中,現金分紅率超過30%的,只有越秀地產和金茂。

雖然A股上市房企絕大部分是一個財政年度分紅一次,上半年不分紅,而是以年報經營成果作為分紅依據。但在此次業績會上,建發股份提前透露了一些信息,2023年的現金分紅率可額降至30%以下。

具體的分紅比率,其並未言明,按照其2023年至2025年的分紅規劃:在當年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現金分紅比率還是不低於30%。

但建發今年5月將股東回報規划進行了修改,在出現重大特殊收益但無相應現金流入等特殊情況時,董事會經過詳細論證和說明後可提出低於上述比例的現金分紅方案。

恰巧,建發在2023年發生了這樣的事件,其在三季度並表美凱龍(601828.SH)後,產生重組收益95億元,但無相應現金流入,建發2023年的具體分紅比率由此也畫上了問號。

十年持倉投資收益超19.5億

就在建發股份分現金紅率可能降低之前,一家持倉十年的險資機構卻已經完成了大撤退,建發股份的二股東也發生了變更。

據搜狐財經統計,建發股份自1998年上市以來,累計實施分紅24次,累計分紅現金148.74億元,對比其累計542億元的凈利潤規模,其分紅率達到27.4%。

二十多年中,除了控股股東建發集團之外,建發股份的持倉股東幾經變化,主要以基金、保險和社保基金為主,其中有一家機構持倉建發股份達十年之久,曾一度是建發股份的二股東,它便是太平洋人壽保險。

去年年底之時,太平洋人壽保險持股建發股份5.74%股份,但至2023年一季度末,持股降為1.51%,到2023年中期末時,建發股份十大持倉股東中已無奇身影。

截至2023年9月底,建發股份前十大股東中,除建發集團以外,其他股東為保險、基金、外資或其他投資機構,包括香港中央結算、基本養老保險、中國人壽保險、中泰基金、社保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分別持股3.38%、1.91%、1.57%、1.11%、0.83%、0.77%。

這意味著,太平洋人壽保險或已清倉了建發股份,而隨之出現的是另一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但持倉比例遠低於之前的太平洋人壽保險。

太平洋人壽保險於2014年1月完成舉牌建發股份,2023年1月中旬減持股份至4.99%後,由於可不需再履行披露義務,具體清倉時間難以確定,但建發股份持倉變化看,發生在一季度內。

而這一大幅減持甚至清倉時間,敲好發生於建發股份決定併購紅星美凱龍後不久。

按照太平洋人壽保險十年前舉牌時的股票均價4.17元沒股,以及今年1月減持時每股13.23元估算,建發股份股價增長超217%。太平洋人壽保險持股建發股份約5%,十年期間,持股市值由2014年1月的6.3億元,到今年年初增至約20億元,清倉至少浮盈13.7億元。

據搜狐財經統計,從2014年至2022年,建發股份累計分紅金約116億元,按照5%持股估算,太平洋人壽保險分紅約5.8億元。

綜合股價投資和分紅,太平洋人壽保險持股建發股份十年,累計獲得的投資收益或在19.5億元以上。

基金持倉降至9.65%

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這兩年期間,險資減持、清倉地產股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如大家人壽減持金地集團,泰康人壽轉讓陽光城股份,前海人壽減持華僑城A,以及中國平安清倉旭輝和碧桂園等。

即便是發展較為穩健的頭部央國企,也不例外,如太平洋人壽保險從建發股份撤離。

再如泰康人壽減持保利發展,11月13日,保利發展披露了泰康人壽的最新減持結果,從5月11日至11月10日期間,共減持1.56億股股份,占保利發展總股本的1.3%。減持後,泰康人壽持股降至6.31%。

從二級市場看,截至三季度末,險資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重倉股數量(進入上市房企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較二季度末減少了1.08億股,持倉市值減少26.51億元,險資撤離趨勢明顯。

業績普遍下滑,股價在震盪中走低,分紅房企銳減,無論是險資均在規避及隔離投資風險。據搜狐財經統計,2020年50強房企中,分紅的房企為47家,2021年減少至38家,2022年進一步降至22家。

50強房企中,零分紅的房企越來越多,如碧桂園、世茂集團、龍光集團、雅居樂、合生創展、旭輝集團、合景泰富、寶龍地產等企業,2021年均有實施分紅,但在2022年都變為零分紅。

不僅是險資,公募基金也在不斷從地產股中撤離。以建發股份為例,2022年年底時,基金持倉比率為19.47%,到2023年三季度末,基金持倉比例已降至9.65%;保利發展基金持倉比率,從2022年底的15.3%降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8.82%。

除此之外,萬科、大悅城控股、首開股份和華發股份等,基金持倉也在進一步降低。就建發股份而言,險資和公募基金減持的同時,社保基金和養老保險基金在補位增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21b1e64ad13de9ce2a47954ed5cd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