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撞向現在的地球,人類會怎麼樣?

2023-04-14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如果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撞向現在的地球,人類會怎麼樣?

雖然地球被譽為「生命的天堂」,但是生命在地球上也不是一直過得很滋潤,就已知的情況來看,過去的地球上至少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大約66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這造成了曾經在地球上盛極一時的恐龍,從此退出了地球歷史的舞台。

科學界普遍認為,導致「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原因,應該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要知道現在的太陽系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這就不免令人擔心,如果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撞向現在的地球,人類會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過去的研究表明,滅絕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直徑大約有10公里,它的撞擊點位於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區域。此次撞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以至於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在該區域的地下探測到這個隕石坑的遺蹟,該遺蹟也被稱為「克蘇魯伯隕石坑」。

探測數據顯示,「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平均直徑約為180公里,最深處的深度可達25公里,據此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情況有多慘烈。根據科學家的估算,此次撞擊的威力堪比100萬億噸TNT同時爆炸,其釋放出的能量大概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50億倍。

如此猛烈的撞擊,導致了整個地球都在「顫動」,於是很多火山也隨之開始噴發,在巨大的衝擊力下,撞擊區域的海洋也掀起了巨大的海嘯,其浪高可達上千米,與此同時,大量的岩石碎片也被拋到高空。

由於這些碎片中的絕大多數並沒有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它們又會被地球引力「拉」回地面,而當它們高速穿過大氣層時,就會因為與空氣發生劇烈的相互作用而迅速升溫,進而化身為一顆顆耀眼的「火球」。

假如你站在此時的地球上,那麼你很可能就會看到漫天的「流星火雨」狠狠地砸向地球表面,隨後地面上的植被也開始熊熊燃燒。

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以及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向大氣層中釋放了大量的塵埃、氣溶膠等細小的物質,隨著地球大氣的流動,這些物質很快就籠罩住了幾乎整個地球,由於這些物質能夠遮擋陽光,並且還可以在空氣中長時間滯留,因此地球表面就陷入了一片昏暗。

沒有足夠的陽光,植物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於是它們就紛紛枯萎,自然界的食物鏈從底層開始崩潰,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量的動物就會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不斷地死去。這一系列的打擊造成了地球上大約70%的物種滅絕,其中就包括了恐龍。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現在的地球也遭到了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的撞擊,那麼上述的一系列災難就會重演,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文明就很可能會毀於一旦,即使有少部分人類能夠最終倖存下來,也將直接回到原始時代。

所以如果真有巨型小行星撞向現在的地球,人類最好的應對之法就是阻止它撞擊地球。幸運的是,我們現代人類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

太陽系其實是非常空曠的,就算是「小行星帶」之中,小行星之間的平均距離也超過了地月距離,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小行星和地球都在高速運動,因此如果我們提早發現有可能會與地球發生撞擊的小行星,那麼我們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下它的運動狀態,就可以造成「差之毫厘,謬之千里」這樣的效果,如此一來,它也就無法撞上地球了。

(被鎖定的小行星)

以人類目前觀測能力,直徑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是很容易發現的,如果真有這樣一顆小行星的運動軌道趨向於撞擊地球,那麼它在木星軌道附近就會被發現,這也就意味著,人類有充足的時間去改變它的運動狀態,怎麼改變呢?其實有多種方法。

比如說我們可以發射質量較大的無人飛船對其進行物理撞擊,進而使其運行軌道發生一定程度的偏轉,一次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多次對其進行撞擊,在必要的時候,我們甚至還可以發射熱核炸彈將其直接炸出當前的軌道。

如果時間非常充足的話,我們還可以用更加溫和的方法,比如說我們可以讓無人探測器登陸小行星,並在小行星表面固定好推進器,利用推進器的推力使其慢慢地偏離原有的運行軌道,或者我們也可以給小行星表面塗上大量的反光物質,然後太陽光產生的「光壓」就能將其逐漸「推」出當前的運行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觀測數據表明,至少在未來的100年以內,都不會有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撞向地球,所以現在的我們根本就不必為此擔心。我們也可以樂觀地認為,在100年以後,人類的科技水平將會更先進,而屆時的人類也將更加輕鬆地應對小行星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