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新品牌做混動,一汽-大眾也熬不住了

2023-11-12     車市觀察

空穴不來風,流言往往就是真相。一汽-大眾也熬不住了,要推新品牌做混動。

據財聯社10月10日報道,一汽-大眾計劃推出「隸屬於合資公司層面」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新產品可能基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路線打造,以應對國內不斷增長的插電混動市場。對此消息,一汽-大眾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確有這方面的計劃,但目前尚無最終結果」。

看到這樣的流言蜚語,車市觀察並不覺得奇怪,畢竟現在的大眾已是今非昔比。在中國汽車市場,大眾已經被比亞迪所超越,甚至南北大眾之和也是甘拜下風。

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180.5萬輛,同比增長149.8%,一舉超越一汽-大眾獲得冠軍,一汽-大眾銷量177.9萬輛。而在不久之後,大眾再次被打臉。

4月份發布的終端上險量顯示,2023年比亞迪的累計上險量超越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總和,迎來歷史性時刻,正式登頂中國汽車銷量第一品牌。

到了10月份,比亞迪累計零售銷量達到214萬輛,一汽大眾146、6萬輛、上汽大眾96.8萬輛,兩者之和勉強能與比亞迪相抗衡。如果只算新能源車型,大眾中國差距就更大一些。

這個時代要拋棄你的時候,甚至不會和你打一聲招呼。大眾現在就是這樣一個狀態,記得有位同行曾聊起,大眾設計師看完上海車展後,很驚訝,開車怎麼還要追劇,為什麼還要購物和支付?視野和認知上的差距,造成了大眾車型設計上的固化思維,才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縱觀比亞迪和大眾產品上的差距,無非就是新能源戰略的失誤。電動車自不必說,國內造車新勢力風起雲湧,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橫行天下之時,大眾居然還在裹足不前。匆匆而來的ID系列,車機一塌糊塗,只是在今年憑藉大幅降價,才實現了月銷破萬。在混動車型上,更是直接空缺,所以彌補這一塊短板勢在必行。

據一汽-大眾內部人士透露,之所以有這個計劃,是因為目前國內插電混動市場保持巨大增量。一汽大眾10月銷量大多數是由傳統燃油車貢獻的,新能源批發銷量為 9175 輛,並未突破萬輛大關。如果繼續打價格戰,對於合資品牌來說日子會更難過。

其實,早在今年 8 月就有報道稱,大眾旗下的「捷達」品牌當時在與零跑汽車進行洽談,一汽大眾或「買斷」零跑某一平台技術。不過,現在零跑已與Stellantis集團達成合作和入股,能否繼續這一計劃尚未可知。同是在8月份,一汽大眾甚至傳出了「油車生產線停產」的不利消息。

大眾要做混動這是事實,不過是自己做,還是選擇買入其他技術,現在並沒有確定消息。大眾今年發布的最新出行戰略中,所涉及到都是純電動架構和研發,並未涉及到混動和增程方案,所以要想儘快上馬混動車型,選擇買入現成技術是比較合適的方針。

在今年進博會上,大眾中國將全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產品布局。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目標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引領智能網聯汽車時代。大眾汽車首款純電動轎車ID.7將於今年內正式交付客戶。大眾安徽將於今年內啟動生產,預計2024年初,一款大眾汽車品牌車型將在安徽下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4a8530d6dbcd213cab148974bc9e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