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之美,堅牢於質,光彩於文。據《髹飾錄》記載,雕漆工藝發源於唐代,經過元明清三代的發展最終落戶北京,融合南北技藝之大成,以莊重典雅、耗工繁巨、精工細作等特點開創了傳統工藝新的高峰。
雕漆是用天然漆料,在胎上塗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出花紋的技法,也被稱為時間的藝術,需要經過畫圖、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餘道工序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依賴時間的沉澱。而一件作品的圓滿,凝聚著無數匠人的智慧。一位匠人,至少需要十年左右,才能熟練掌握各種雕漆技法,達到器物有靈的境界。
一刀一刻中,塑造出超越時間的美物;一漆一藝間,詮釋著自然人文的神韻。雕漆的美感,是流水線標準化產物無法企及的。它帶著造物者的靈慧,浮沉千年,雋永優雅。良工妙品得以永固,靠一代代薪火相傳。在漫長歲月里,它隨時光而變,讓雕漆技藝變幻出活力之美、時代之美。
(來源:人民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6963ea98d5617fabd39a5bddbdf80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