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聲丨到底誰是「燴麵之鄉」?大可不必較真

2023-12-21     大河網

原標題:河聲丨到底誰是「燴麵之鄉」?大可不必較真

河聲丨到底誰是「燴麵之鄉」?大可不必較真

在河南人餐桌上,麵食總不會缺席。不少人表示,一天不吃麵食就像沒吃飯一樣,「無面不歡,無面不飯」可謂是對河南人飲食的真實寫照。麵食的做法更是花樣繁多,蒸、炸、燉、燴、煮、炒全都有。不過,提起河南麵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還是燴麵。

比如羊肉燴麵,以羊骨打底煲出來的骨湯,白得像牛奶一樣,醇厚新鮮,羊肉奶香味濃,絲毫不膻。面片彈力筋道,再配上木耳、香菜、粉條、枸杞等食材,好吃營養。吃燴麵時,先把面片撈起來放在碗里,再舀上一勺湯汁和配菜,拌勻後,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香氣和鮮味……地道的河南燴麵,因湯好、麵筋,營養高,為許多人所喜歡。

然而,近兩天,關於「燴麵之鄉」的爭論沸沸揚揚。起因是12月14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與方城縣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共建「中國燴麵之鄉」戰略合作協議,向方城縣頒授「中國燴麵之鄉」匾牌。

此舉引起了鄭州眾多燴麵企業的不滿。12月19日晚,宴渠燴麵公眾號發布了《鄭州市燴麵企業致社會各界的一封公開信》,信上表示,在鄭州市以外不存在能夠獲得「中國燴麵之鄉」稱號的地域。

「燴麵之鄉」引爭議,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鄭州燴麵和方城燴麵,你pick誰?鄭州和方城誰才是燴麵之鄉?筆者認為,這樣的爭論大可不必。

談到燴麵起源與成名地,公開信表示均在鄭州,20世紀50年代,由鄭州市飲食公司旗下品牌合記燴麵率先將燴麵這個品類呈現於街市,此後,鄭州市先後湧現出蕭記三鮮燴麵、紅高粱、裕豐源滋補燴麵、76人河南燴麵等代表性品牌,擁有數十家店面的連鎖燴麵品牌不勝枚舉。

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在河南,燴麵的蓬勃發展,主要源於1967年,「公私合營」後,作為國企的鄭州市飲食公司開設「合記燴麵館」,將原本是員工伙食的燴麵作為專營品種對外營業。從此,羊肉燴麵作為一種獨立麵食經營品種正式「官宣」亮相。

從燴麵起源這點來看,方城縣人民政府於2022年11月也公開認可鄭州燴麵。其中提到,「方城燴麵是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一道漢族麵食小吃。在方城的歷史並不長,據方城做燴麵最早的一批燴麵師傅所說,方城燴麵起源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師承於鄭州燴麵」。

方城縣人民政府認為,方城燴麵師承於鄭州燴麵,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原因是燴麵師傅們結合著方城的特色,在鄭州燴麵的基礎上摸索改進形成了今天的方城燴麵。

其實,在河南不止有鄭州燴麵、方城燴麵,各種各樣、口味不同的燴麵館遍布河南各地,比如開封燴麵、原陽燴麵、孟州燴麵、臨潁燴麵……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網友對於燴麵的熱愛更多是一種情懷。比如,網友@神秘菜刀在哪裡表示,「我還覺得我們孟州的燴麵最好吃呢!」

作為「舌尖上的美食」,鄭州燴麵和方城燴麵各有特色。味道鮮美,湯好麵筋,回味無窮是鄭州燴麵的名片;方城燴麵具有麵筋、湯鮮、肉嫩、焦香四大特點。

筆者認為,與其爭論誰是「燴麵之鄉」,不如花更多時間和精力相互學習,共同探索打造河南燴麵知名品牌的「新路子」。

據了解,2023年2月,方城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發展壯大方城燴麵產業的實施意見》,把方城燴麵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文化旅遊、勞務輸出、品牌打造相結合,推動方城燴麵向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轉型升級,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目前,方城縣從事燴麵製作的商家1000餘家,全國從事方城燴麵製作的商家2800餘家,帶動2萬餘人就業,間接帶動5萬餘人就業,年產值約10億元。

在《鄭州市燴麵企業致社會各界的一封公開信》中也提到,願意團結省內各個地域,一道助推河南燴麵產業做大做強,共同為餐飲經濟發展添磚加瓦。2008年,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研製出河南燴麵速食食品,方便式「河南燴麵」的創新性突破以及成功上市,對推動中國方便麵產業的創新發展具有創造性貢獻。

繼承和發揚中原傳統美食文化,讓河南美食走出河南,邁向世界,我們需要的不是爭一個名稱,更需要擰成一股繩的力量,共同努力,合作共贏。(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臧小景 范弘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5c038598370bb4ea11b27db7a90bd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