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倒閉6萬家,門店生意慘澹,曾火遍全國的KTV,為何會被拋棄?

2022-03-07     樂點科學視角

原標題:相繼倒閉6萬家,門店生意慘澹,曾火遍全國的KTV,為何會被拋棄?

文/有魚審核/子揚校正/知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國內娛樂匱乏,KTV進入中國市場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娛樂之王」。

雖然在發展最初KTV屬於高檔消費場所,將很多普通老闆姓拒之門外,但隨著相關部門對娛樂業價格進行規範,KTV也走起了平民路線,逐漸成為80、90後最愛去的娛樂場所之一。

根據前瞻研究院整理的數據,2015年堪稱我國KTV行業的巔峰時期,國內KTV門店數量達到12萬家。

線下KTV逐漸消亡;

但最近幾年,KTV卻在逐漸被年輕消費者拋棄,國內KTV的門店數量可謂是急劇下降。

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今年3月份,我國現存的KTV企業只剩下6.4萬家,與同巔峰時期的12萬家相比,這個數據堪稱「腰斬」。

不僅如此,國內KTV行業的整體客流量也在下降。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顯示,2020年KTV行業整體客流量下滑70%-80%。

伴隨著客流量的下降,KTV的營業收入也呈現下滑趨勢,《2020年中國歌舞娛樂行業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卡拉OK的場所的營收,較2019年下滑幅度達53.3%。

雖說2020年有疫情影響,但在2021年疫情逐漸好轉後,KTV行業仍然沒有復甦的跡象。

大河報記者在鄭州部分KTV探訪發現,前來KTV消費的年輕人寥寥無幾,在一家擁有幾十個房間的KTV內,只要4、5個包間在唱歌,並且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消費者。

眾所周知,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晚間場,但即便如此KTV的生意還是沒有太大起色。有KTV店長向大河報記者坦言,現在的KTV生意一塌糊塗,即便是在周五周六晚上,最多也只能開出十幾個房間。

短短几年,國內相繼倒閉6萬家門店,門店生意更是慘澹,這不禁讓人好奇,曾經火遍全國的KTV為什麼會被年輕人拋棄?

KTV為什麼不火了?

一方面,歌曲版權+租金瘋長,加重KTV的運營成本;

隨著KTV門店數量的增多,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為了規範KTV行業,相關部門開展多項專治行動。

其中,在2018年時因為歌曲的版權糾紛,中國音集協會要求KTV下架了6000首作品。大量熱門卻沒有版權的歌曲,導致消費者的「K歌需求」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了KTV的經營。

而此後的每一年,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都會公布新的著作權收費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KTV的運營成本。

在今年8月初,文化和旅遊部官網還發布了一份《歌舞娛樂場所卡拉OK音樂內容管理暫行規定》。

這份《暫行規定》的實施,也意味著國內KTV行業的亂象將進一步整治,而KTV店裡的音樂恐將再次面臨清理。

另外,目前KTV的選址普遍都選在人流量較大的核心商業區,通常情況下,這個地段的租金價格也比較昂貴。再加上KTV的占地面積較大,這就導致商家的租金壓力越來越大,回本的時間越來越慢。

因此,在行業不景氣的當下,有很多KTV扛不住經營壓力而關店。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吊銷或註銷的KTV企業多達4萬家。

另一方面,多種新娛樂方式湧現,搶占了KTV的市場;

除了經營成本壓力增加外,KTV逐漸「消亡」,也與KTV存在明顯社交短板,而市場上有更多娛樂方式湧現有關。

眾所周知,在KTV唱歌時很難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通常情況下都是一部分人拿話筒唱歌,而另一部分人自娛自樂,這很難滿足當代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不僅如此,唱歌也算是一種才藝,難免有消費者存在五音不全的問題。而對於這部分消費者來說,在公開場合唱歌的體驗並不好,久而久之也不再願意進入KTV這類娛樂消費場所。

相比之下,近年來興起的密室逃脫、劇本殺等娛樂方式,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體驗感更好,既能娛樂又能社交,而且可以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

此外,「全民K歌」、「唱吧」等線上K歌軟體的出現,也對線下KTV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KTV這種單一的娛樂場景,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年輕人的需求。而KTV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須進行創新,給予消費者不一樣的娛樂體驗。

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KTV結合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做出改變,例如推出劇本殺+KTV套餐服務,火鍋+套餐服務等。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顯著。

那麼,你認為現在的量販式KTV還有救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32854e1e2843c342bb67a4e3ae0f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