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觀天下丨中國能源轉型遙遙領先 綠色認證將「護航」國際合作

2023-12-22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智觀天下丨中國能源轉型遙遙領先 綠色認證將「護航」國際合作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

在近日剛剛於阿聯杜拜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在這個中東石油土豪的「主場」刷出了一波「地表最強」存在感。從風、光、儲到氫能、生物質能紛紛登場,這既表明了中東國家不願靠石油「躺平」、走出「舒適圈」的決心,也顯示了中國遙遙領先的可再生能源轉型技術在全球的影響力。

近年來,我國能源轉型的成績十分「亮眼」。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去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約12億千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比重超過35%。水電、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均為世界第一,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

能源轉型的推進離不開技術的創新。當前全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個國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能源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手段,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清潔能源的技術創新是關鍵一步。要實現真正的能源轉型,我們需要更加高效、可持續、經濟的清潔技術。過去十年,中國清潔技術領域不斷湧現新突破,太陽能、風能、儲能、生物質能等清潔技術正逐漸成為全球主流。

除了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也十分重要。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能源的公平轉型也是國際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在推動能源公平轉型的過程中,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通過技術轉讓、項目合作等方式,讓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城市鄉村都能平等參與和公平分享成果。尤其是需要優先支持發展中國家建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促進全球能源公平分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事實上,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下,各國都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持續發力,也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例如,歐盟提出在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達到45%,阿聯也明確在205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達到50%,各國也都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在此背景下,如何創造新的全球合作機遇來面對發展中存在的一些挑戰?可再生能源「綠色認證」成為行業呼籲的重點。事實上,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依舊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而缺乏綠色能源認證體系是其中之一。在綠色價值實現方面,中國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但在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方面,不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綠色價值認證體系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中國也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達到6000萬噸標煤的目標。為達成目標,12月1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在國內發布了零碳能源證書自願核證平台,未來將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的全部認證體系建設。據了解,目前,「零碳能源證書自願核證平台」已經完成了針對生物質熱能項目的在線監測和核證功能。未來平台會將更多種非電可再生能源品類納入到平台核證體系。例如生物天然氣、生物柴油、生物甲醇、生物航煤等。業內專家表示,對於核證平台,最重要的點是在線監測,這是數據來源最可靠的方式,只有這樣的核證平台才能最終使中國可再生能源在國際舞台上持久綻放。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並註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連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7)丨壓力仍在趨勢向好穩就業需多策齊發

解讀丨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 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熱點丨2024年房地產市場有望進一步改善

圓桌丨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激活創新動力

總 監 制丨王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12701a848803374758bbbef7079ab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