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還記得,孩童時期摔倒時,你的母親故意打地板,並且會告訴你說:「都是地面不平,害寶寶摔倒,媽媽打它!」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將孩子摔倒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地板,很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養成做事喜歡推卸責任的性格。然而,在眾多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父母都對孩子採取這種推卸式教育。
(一)
前一段時間朋友正和老公逛商場,她已經懷孕9個月了,他們這次逛商場目的就是為將要出生的寶寶購置東西。走著走著朋友覺得累了,就扶著欄杆在休息。
突然有個大約6歲左右大的小男孩沖了過來,猛地大力推了一下朋友,朋友嚇得她趕緊抱住她老公才行。小男孩的媽媽在後面也是嚇了一跳,馬上過來對朋友說:「對不起啊,他還只是孩子,別跟他計較。」說完拉著小男孩趕緊走了。
(二)
有一次在火車上遇到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男孩,要跟著姥姥姥爺去旅遊。上車後,他就一直拿著手機打遊戲,期間,姥姥進行了很多次的勸解,希望他不要再打遊戲,他都無動於衷。過了一會兒,他的遊戲輸了,開始發起了脾氣。不停地罵:「笨蛋姥姥,都怪你,要不是你老催我我怎麼會輸。」
(三)
有一位男孩在踢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的玻璃,被要求賠付10美元。闖下禍的男孩子向父親去認錯,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可是男孩邊哭邊難為情的說;「我沒有錢陪人家呀。」「我先借給你,一年後你還我就行。」從此,這位男孩每到休息時間便去做兼職,經過了半年的努力,他掙夠了10美元還給了父親。當然,父親最終將孩子人生第一筆錢還是還給了他。這位孩子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
恩諾教育指出:父母作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肩負著教育孩子的重任。當家長把孩子身上的一切錯誤都歸因於別人的時候,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就不會認為自己有過錯,就會一直做著錯誤的事情而自己還不知道。這也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