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落後到立大功,一個士兵的蛻變,折射出人民軍隊強大的原因

2024-01-15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從落後到立大功,一個士兵的蛻變,折射出人民軍隊強大的原因

1946年8月,美國進步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這樣問開國領袖:「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能由弱變強、不斷壯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善於從敵人那裡補充兵源,特別是蔣介石的軍隊,是這樣的嗎?」

領袖笑了笑說:「沒錯,蔣軍士兵是很好的士兵,他們只需要一些政治訓練。」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書中寫道:「在別人只能看到敵人的地方,毛在敵人內部看見了必須結為朋友的中國僱農。」

是的,解放戰爭開始時才120萬官兵的人民解放軍,短短3年,一邊打一邊擴充,到解放戰爭結束時已經是有著400萬官兵的一支大軍了。

老幹部陶涵回憶說,我那個連隊,30%的戰士是「解放兵」。到後來,「解放兵」越來越多,達到50%甚至更多。一仗下來,有的連隊只剩下兩三個人,有的連隊都打光了。戰鬥那麼頻繁,一個接一個,補充兵員的主要來源就是「解放兵」。

在那時,也有的班只有一個子弟兵,其餘全都是「解放兵」。「解放兵」中南方人多,除了海南、福建、西藏這幾個省沒有兵外,哪個省的兵都有。再往後,「解放兵」的比例更高。

離休前擔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的謝才說,打新保安時,「解放兵」都是就地補充。到了準備打北平時,部隊的解放兵占到70%甚至80%。

指導員王鴻禧說,張喜順是我們連有名的人物,剛解放過來那陣,思想可真夠落後的,他和一塊過來的解放戰士整天嘀嘀咕咕,說什麼在那邊吃大米白面,這邊頓頓小米乾飯,每個月發的錢還不夠抽煙捲,連旱煙也不夠。他還說當幾塊錢兵打幾塊錢仗。

連排幹部看他軍事技術好,就讓張喜順當教員,他不拿出真本事,還罵戰士笨蛋,弄得大家都不願意讓他教。在班裡也是麻煩,宿營就肚子疼,行軍就掉隊。

對這樣的戰士,指導員王鴻禧和連長從生活上關心,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決心幫助他進步。

日本投降那年,城裡的一個偽軍隊長欺侮了張喜順的老婆,他一氣之下跑到石家莊當了國民黨兵,指望混上一官半職,好報仇雪恨。沒想到仇沒報,倒落下一身毛病。

連長得知張喜順得了連瘡腿病,想起自己過去被狗咬傷生了連瘡是用柏子粉拌上香油抹好的,就跑上山撿了些陳柏子,砸碎拌上香油給他抹在腿上,不久張喜順的腿就好了。

張喜順說:"我的腿是讓國民黨連長打的,因為在我的哨位上跑了三個勤務兵,國民黨連長用竹掃帚蘸冷水抽我的腿,又在禁閉室里關了我半個多月,傷口長了蛆。現在解放軍的連長給我治好了腿。"

從此,張喜順像換了一個人,主動教新戰士投彈射擊,也搶著干公差勤務。

在正太戰役中他立了第一個功。半個月後的清風店戰役,他一個人扛了兩條槍,一天一夜走了240里,一步也沒掉隊。戰鬥中他又立了一個功,當了班長。

到了石家莊戰役打響之前,他更是興奮得連覺也不想睡,報仇的機會來了。

打內市溝時,碉堡大都被炮火摧毀。在彎曲的交通溝盡頭,張喜順指著200米外的內市溝牆說:「溝牆上有三道槍眼,牆上築有交通溝和散兵坑,中間和底層都有暗堡。這可惡的東西還有我壘的磚頭呢,那裡就是我當兵時的連部,我張喜順不敲掉他的王八殼死不甘休!」

在一邊的三排長閻連喜突然問:「你知道那次跑的三個人是誰嗎?」

張喜順說,不知道,聽說當時打死了一個,抓回了一個,第二天在溝外槍斃了口還有一個……

閻連喜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還有一個就在這裡。」

「啊?竟然是你!」張喜順沒想到自己的排長也曾當過國民黨兵,而且就是逃跑的三個士兵裡面的一個。

兩個人忘了是在敵前偵察,緊緊地抱在一起。

拄著拐杖的張喜順把右手的拐遞到左手,剛伸出右手,猛地打了個踉蹌。

朱老總忙上去攙他,扶他坐到凳子上,親切地問道:「怎麼樣?你的腿負傷了,重不重?」

張喜順連忙說道:「沒啥,快好了。」

朱老總點了點頭說:「你們的辦法很好,這就是我們一貫提倡的戰場軍事民主,所以你們的仗就打得好。另外,你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好好總結一下,在舊軍隊里,你受了很多的壓迫。來到人民軍隊,你懂得為誰打仗了,你的軍事技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就為人民立了功勞。這一個經驗,對於從舊軍隊里過來的同志都是很有用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9fc619441d5d29deb922964a65e1b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