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城汽車公布了2022年首月的銷量數據,雖然銷量突破11萬大關,達到了111,778輛,但是相比去年的139,012輛,下滑了19.59%。不過,長城在海外市場延續著過萬的表現,達到了12,750輛,同比增幅16.2%。
哈弗
哈弗品牌1月份銷量70,228輛。其中,哈弗H6月銷35,570輛,上險數更是超過了4萬輛(數據來自乘聯會),繼續穩居SUV銷量榜第一的位置。至此,H6已經連續9年銷量排名第一了。
讓人比較驚訝的是市不久的全新SUV車型哈弗神獸(參數|圖片),1月銷量也突破了萬台,達到了10085輛。上市不足兩個月,哈弗神獸累計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6萬輛,作為哈弗品牌主打科技的新旗艦車型,神獸的表現可以說是開門紅。
網紅哈弗(參數|圖片)大狗(參數|圖片)月銷7,826輛,上險數更是過萬,作為細分市場車型表現相當搶眼。而哈弗的X DOG(參數|圖片)量產車型正式官宣定名「哈弗酷狗」,並將在不久上市,期待未來的表現。
歐拉
歐拉1月銷量13,229輛,同比增幅28.9%。其中歐拉好貓(參數|圖片)銷量迫近萬輛,達到了9,020輛,更是同比猛增333.4%。看來晶片風波對於好貓的影響並不大。
一是拋開晶片問題來說,車本身不錯;二是是因為歐拉最終的解決方案還算令人滿意,所以負面消息沒有繼續發酵擴大。
歐拉黑貓和白貓已經停產,經銷商明確告知,廠家已不再接受訂單。之後,芭蕾貓、朋克貓、閃電貓將陸續上市,覆蓋15-20萬+的價位。
長城皮卡
長城皮卡1月份銷量12,860輛,連續24年國內銷量第一,占據著國內50%的市場份額。其中長城炮的功勞最大,月銷量達到了10,059輛,已經累計19個月銷量過萬,以絕對優勢領跑皮卡市場。
坦克
坦克300交付新車10,363輛,同比大漲72.2%,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上險數更是高達13,347輛,同比增長230.21%。坦克300不僅在硬派越野車細分市場中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甚至在SUV市場都排進了前二十。
MoMo也在去年此時喜提「大橘」,作為車主,簡單總結坦克300能成為現象級產品的原因:1-外形好看,2-獨一無二,3-產品力強,4-價格合理,5-完成度高,這五點缺一不可。
一款硬派越野車月銷1萬+,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因為環保的原因,這個細分市場在中國明明已經快死了,看來是報復性消費無疑了。
看到坦克300的成功,其他品牌都相繼有了硬派SUV車型的計劃,可以說坦克300是中國汽車市場裡程碑式的車型。從此,國內硬派SUV將是另外一片天地。
接下來坦克500將正式上市,坦克400/700/800也在車展中亮相,進一步豐富「機甲科技」和「商務豪華」兩大產品矩陣。商務豪華方向是對的,對於機甲科技,消費者能不能接受,MoMo還要畫個問號。坦克300是坦克品牌的巔峰還是起點,我們拭目以待。
WEY
相比之下,TANK脫離之後的WEY品牌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被長城給予厚望的摩卡、拿鐵、瑪奇朵三款咖啡系列車型,1月份銷量僅為5,098輛,同比下滑15.03%。
縱觀2021年全年銷量,整個WEY牌全品牌累計售出67,681輛。再看同年誕生的領克,2021年銷量達到22.05萬輛,同比增長25.68%。雖然WEY在去年經歷了新老車型的交替,但是三倍還多的差距著實有些大了。
去年MoMo買坦克300的時候發現,來到4S店裡的人都是看坦克300的,VV系列幾乎無人問津,要知道車型更新換代停滯,對於品牌的傷害是極大的,想讓消費者重拾對於品牌的認同感,難度不小。
新的咖啡系列,摩卡作為當家車型已經上市8個月,銷量始終沒有超過5,000輛,之後的瑪奇朵和拿鐵也沒有迎來開門紅,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首先是外形,咖啡系列車型延續了VV系列的風格,這種跨界風格類似轎跑SUV,而轎跑SUV是公認的叫好不叫座,看一看X5和X6的銷量,看看賣出多少輛GLE才會有一輛GLE Coupe,再看看哈弗H6S賣得出去嗎?人們還是喜歡方正的SUV,更符合SUV在人心目中的印象。
為什麼WEY會執著於此造型,可能是看到了哈弗品牌的成功吧。這也體現出另外一個問題,WEY和哈弗的造型真的太相似了,如果你是普通消費者,你可以從下面的車中分辨出WEY和哈弗嗎?尤其是拿鐵和瑪奇朵,換上哈弗Logo完全沒有違和感。差異化不足,這對於豪華品牌來說是致命的。
看看豐田是怎麼做的,亞洲龍嘴再大,也沒有ES看著貴;漢蘭達7座居家SUV,雷克薩斯RX直接變成了跨界車;戶外風的RAV4和精緻的NX擺在一起,誰更高級一看便知。平台可以一樣,但造型風格絕對不能有一絲關聯。
不要覺得討論外形膚淺,其實外形是老百姓買車最先看的東西了。為什麼H9賣了這麼多年,銷量就是起不來?坦克300玩個性復古風一下子就爆了。試想一下,如果坦克300在其他完全不變的情況下,把車殼換成H9,它還能火嗎?
摩卡的外形,高情商的說法是過於前衛了,低情商的說法就是審美太小眾。這個外形放在細分市場中是OK的,但是設定為整個品牌車型的造型,太不穩妥了。相比運動感和科技感,消費者更希望自己的車看著有氣勢一些,SUV就該有SUV的樣子。
其次是把智能化作為品牌唯一賣點,主打算力平台和冗餘架構,5G座艙、高通8155晶片、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遙控泊車、AR-HUD、14.6英寸大屏等等,這些都是咖啡平台的最大優勢。但問題是這些優勢並沒有絕對領先行業,大家都半斤八兩,你好別人也不差。
最關鍵的,消費者在新勢力造車的過度營銷之下,已經對於「智能」二字無感了。而在真實的用車場景中,消費者對於座艙的智能化和自動駕駛輔助的感知並沒有想像中的強,智能化配置再多,消費者最常用的只有兩個功能——在線導航和藍牙聽歌。智能化的競爭更多來自行業內部,而非消費者需求。
MoMo看來,混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行業做得最好的豐田/本田也只是剛剛開始普及,檸檬混動DHT來得剛剛好。但是區別在於,WEY並不像兩田那樣把「混動」放在嘴邊,車名中的DHT後綴也讓消費者不解其意,品牌並沒有和混動牢牢綁定。大家知道「兩田」的混動,甚至比亞迪都和混動二字更貼近一些,但是長城的混動,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雖然WEY品牌的復興之路任重道遠,但要說長城未來銷量的增長點在哪,現在來看依然在坦克和WEY這兩個品牌上,不過品牌方向是否選對,宣傳上如何發力是關鍵。
還有一個點,MoMo幾年前就在說,但是長城那邊貌似完全沒有計劃,這就是轎車。翻看10年前長城C30的銷量,真的讓人唏噓。
雖然轎車市場一直在萎縮,但是蛋糕依然很大,眼看別家多面開花,長城卻把自己限定在一個純SUV品牌,說它專注也好,說它固執也罷,但現實就是轎車的蛋糕長城一塊沒吃。其實WEY品牌就很適合做轎車,希望有一天還能看到長城改變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