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柏特:在武漢製造醫療機器人

2023-12-15     支點財經

原標題:庫柏特:在武漢製造醫療機器人

先後獲五輪融資,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計劃2025年申請上市。

曾經只在電影里出現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如今早已走入我們的生活。

在武漢光谷,就有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庫柏特)這樣一家AI+機器人醫療企業。

庫柏特擁有藥品流通、超聲檢查、專科手術機器人等產品矩陣,依託在機器人深度學習、視覺識別、智能抓取、智能力控等領域的自主創新優勢,已進入湖北、北京、廣東、陝西、四川、黑龍江等多個地區的100多家醫院。

先後獲得五輪融資,庫柏特受到合力投資、經緯中國、紀源資本GGV、藍圖創投、沸點資本、中科海創等一線創投機構及國家部委直屬基金的青睞,融資額近4億元,併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湖北上市後備金種子企業名單。

就在前不久,庫柏特傳出好消息,其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療器械智能超聲機器人掃查診斷系統,正式獲批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近日,支點財經記者走訪庫柏特武漢總部。

起步階段,砍掉98%業務

庫柏特創立於2016年,其核心科技是智能作業系統CobotSys,類似人類大腦。藉助CobotSys,可以將3D視覺、柔性抓取、力控、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結合起來,機器就有了智慧眼睛和智能手臂,最常見的用途是分揀、拆垛。

人工智慧是風口行業,騰飛的第一步依然是商業落地。

幸運的是,公司成立不久就有了眾多應用場景的落地,食品、零售、物流、醫療都有涉及,斬獲京東、菜鳥、華為這些知名客戶。彼時,公司發展最好的是食品分選業務,比如通過視覺識別裝置自動分選不同香菇的品級,挑出香菇中帶畸形、薄膜的不良品,2018年,這一類業務為公司帶來近億元的訂單。

食品分選業務很火爆,但創始團隊很清醒:缺乏直接銷售渠道,市場門檻低,還不是庫柏特最理想的商業模式。

一個契機,讓庫柏特發現了更引人入勝的業務版圖。庫柏特曾為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提供智能立體倉庫柔性抓取機器人服務,通過跟蹤從倉庫出發之後的藥品流通軌跡,團隊看到了智慧藥房的前景。

醫院藥房是智慧醫療的創新和掘金之地。數據表明,藥品是醫院收入和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2019年我國平均每所公立醫院的藥品費為7713萬元,占據總成本的29.4%,醫院對藥品管理存在強烈的內生需求。

藥房藥師負責審方、調配、核對、發藥,工作強度非常大,以三甲醫院為例,每天要開出5000-8000張處方,以每個處方5盒計算,一天發藥量在三萬盒左右,僅僅依賴人工處理,很容易出錯。

藥房宛如縮小版倉庫,看上去換了一個場景,但技術、算法、邏輯相似,核心還是3D抓取技術+AI識別技術。

如果說前期多樣場景應用是技術與商業更好配合的探索,那麼智慧藥房就是在醫療物流落地經驗後的深思熟慮。

庫柏特合伙人、副總裁吉瑩向支點財經記者介紹,「醫療行業的智慧化多停留在信息化軟體層面,我們想將高端智能裝備、系統與醫院的訴求相結合,提升醫院管理效能,讓高科技在大健康的領域裡做應用落地,全智能化想像空間非常大。」

2019年,庫柏特砍掉了98%的原業務,只保留「一個平台(作業系統),兩個核心技術(3D智能識別和智能力控系統)」,篤定了發展方向,全力瞄準數智醫療領域。

庫柏特為湖北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打造全場景智慧藥房醫院藥房到AI城市中央藥房

醫療智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吉瑩對支點財經記者說,「2019年,在深入了解藥劑師的需求後,我們通過小規模化落地,解決了很多醫院藥房的痛點,也為後面更多圍繞藥品流通智能化、數字化服務奠定了基礎。」

初期階段,不少藥師已經對半自動化的發藥機產品比較熟悉,但普遍覺得「不好用」。原因是,藥品分發的速度變快了,補藥的速度也相對快,還需要額外增加人手負責補藥,並沒有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還有,發藥機出錯率比較高、種類少,人工補藥時條碼漏掃造成的機器卡頓也時常發生。

一系列痛點,庫柏特逐個擊破。庫柏特智慧藥房由一整套軟硬體系統組成,包括智能補發一體機、智能二級庫、智能視覺覆核系統、雙模高速發藥機等。

原本20多人的藥房只需要6-8人,平均處方處理速度可由原60秒/張縮短至6-10秒/張,每小時可處理處方數達到500多張,精確率能達到100%。「藥劑科的老師可以分流出部分做專門的藥事諮詢服務,比如指導多重疾病患者如何服藥。」吉瑩補充道。

從門診藥房延伸至住院藥房、靜配中心,直到全院的藥物管理,庫柏特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管理方案,極大提升了醫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2020年起,庫柏特智慧藥房陸續落地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兒童醫院等三甲醫院。

根據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8年末我國門診藥房自動化設備的滲透率整體約為20%。而早在2014年底,美國97%的醫院都配備了自動發藥設備。相較之下,我國醫院門診藥房自動化設備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近三年內,智慧藥房賽道上已跑出艾隆科技、健麾信息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疫情之後,國內醫院建設加快。東方證券研報顯示,兩到三年內,2020-2021年開工的醫院建設項目逐步進入竣工周期,智慧藥房也隨之迎來增長空間。2021年我國智慧藥房市場需求為63.6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需求將達到132.3億元。

2022年8月,庫柏特藥房自動補藥、分揀分發機器人入選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發布的《農業、建築、醫療、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名單》,全國只有25個醫療場景入選。

截至目前,庫柏特智慧藥房已經在全國100多家醫院投入使用。據了解,庫柏特現在年收入2-3億元,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明年可以實現盈利。

庫柏特還在進行智慧藥房的延伸探索,在國家醫保深化改革示範區湖北赤壁試點AI城市中央藥房,在商業模式上又是一大突破創新。

庫柏特把醫院內的藥品流通體系搬到了院外,建設了連通藥企、衛健、醫保、醫院、零售藥店等區域藥品集中管控模式的AI城市中央藥房,為周邊區域慢特病患者提供醫保待遇認證、用藥諮詢、自助取藥、配送上門等全方位一站式綜合藥事服務。

研發人員正在測試全自主超聲機器人產品智慧醫療惠及普羅大眾

與專做藥房自動化的公司相比,庫柏特的產品線更加廣泛。同樣基於大腦+智慧眼+手臂,通過機器人遙控操作、多模態數據採集與處理、機器人模仿學習、機器人力位控制等技術,庫柏特研發出智能超聲機器人。

在庫柏特總部研發實驗室里,記者看到研發人員正在測試全自主超聲機器人產品的應用場景。

這款設備一頭連著患者,一頭連著專家,專家在遠程操縱遙控手柄,控制患者端的超聲探頭,可針對甲狀腺、胰臟、肝臟、腎臟、膽囊、頸動脈等部位進行超聲檢查,不受任何距離上的限制。即使沒有專家操作,機器人也能自動掃查,實時採集標準化的超聲影像,自動識別疑似病灶的部位。

在我國,超聲是一個年檢人次高達20億次的大通量市場,但存在超聲醫生短缺、區域超聲結果不能互認等情況。尤其在基層地區,優質的放射科醫生和昂貴的儀器更是稀缺資源。

智能超聲機器人剛好可以解決這些痛點。吉瑩介紹,「以後,基層的老百姓也能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醫生的超聲診斷服務。」

在智慧醫療領域,庫柏特還布局研製超聲引導的穿刺活檢機器人和超聲空化效應的無創腫瘤消融機器人等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形成打通早篩-診斷-活檢-治療的系列化超聲機器人產品矩陣,邁入高端醫療器械新階段。

庫柏特的研發碩果纍纍:承擔國家級、省級技術攻關項目近20項,累計申請智慧財產權300多項,發表國際論文20餘篇,榮獲「工信部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創新任務揭榜入圍單位」「中國發明協會2022年度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二等獎」「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技術創新賽道一等獎&最佳應用實踐獎」「湖北省智能機器人創新大賽一等獎」多項榮譽。

去年7月,庫柏特獲得億元級別的C輪投資,領投方之一中科海創,是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創業投資子基金,專門投資未上市的高科技企業。

談及上市,吉瑩表示,「公司之前大多數輪融資都是1億元左右,我們穩紮穩打,小步快跑,一點點打磨好公司業務,修煉好內核,預計2025年提交上市申請。」

記者 張帆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6a083eec41eeee62c532d43b9dfc7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