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檢查「一查就撤」說明了什麼

2023-02-24     皮海洲

原標題:IPO檢查「一查就撤」說明了什麼

伴隨著科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月9日因撤回上市申請而被深交所終止審核,2022年第四批抽中現場檢查的3家IPO公司全軍覆沒了。3家抽中IPO現場檢查的公司全部撤單,這種「一查就撤」的現象不能不令人關注與深思。

2022年第四批首發申請企業現場檢查抽查名單是2022年10月28日公布的,從參與抽籤的60家IPO在審項目中抽出3家,它們分別是:申報上交所主板的江蘇博濤、申報深交所創業板的科都電氣和深圳大成。根據現場檢查相關規定,證監會對上述3家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檢查。

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被抽中的3家IPO現場檢查的公司中,就有深圳大成、江蘇博濤兩家公司先後撤回了。其中,深圳大成於2022年11月15日撤單,江蘇博濤在11月25日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的首發企業基本情況表中現身終止審查企業名單。3家抽中IPO現場檢查的企業有2家已經撤單,僅剩下科都電氣一株獨苗。沒想到的是,到今年2月9日,這株獨苗也夭折了。

面對IPO現場檢查,3家抽中IPO現場檢查的企業悉數撤單,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投資者與監管部門來正視的一個問題。一些申請IPO的公司「一查就撤」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這些撤單的IPO公司確實存在問題,經不起檢查人員的現場檢查。這些公司之所以申報IPO,它們希望的是能夠矇混過關,不然,為什麼要遇到現場檢查就要撤單了呢?

實際上,一些撤單的IPO公司確實是存在問題的。以這次撤單的科都電氣為例,據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公開信息顯示,在2022年9月13日受理科都電氣IPO上市申請後,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於2022年10月11日對其發出第一輪審核問詢。然而,在第一輪問詢發出以來,科都電氣近4個月的時間裡都沒有完成問詢回復。而根據規定,發行人及其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回復深交所審核問詢的時間總計不能超過三個月。

不僅如此,根據深交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規定,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財務報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後六個月內有效。特別情況下發行人可以申請適當延長,延長至多不超過三個月。財務報表應當以年度末、半年度末或者季度末為截止日。然而,科都電氣2022年9月13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的財務報表截止期為2022年6月30日,至今早已超出六個月有效期而面臨著更新財務報表問題。

當然,上述問題只是表面問題,在這些表面問題的背後還隱藏著什麼實質性的問題,只有查過了才知道。但科都電氣卻以撤單的方式來逃避了現場檢查,這不能不說是其心虛的表現。

當然,一些IPO公司「一查就撤」這也表明了IPO現場檢查這個方式確實是一個有效的監管方式,不僅對一些IPO公司具有震懾力,而且也確實可以通過檢查來發現IPO公司所存在的問題,有利於保證IPO公司的質量。也正因如此,為了保證IPO公司的質量,IPO審核有必要加緊IPO現場檢查工作。

尤其是在全面註冊制開啟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IPO現場檢查的作用來為全面註冊制保駕護航。現場檢查抽查的IPO公司在數量上起碼要達到半數,並逐步過度到普查,讓IPO現場檢查成為每一家IPO公司都必要面對的一項檢查。如此一來,IPO公司不再是憑「講故事」來過會、過審了,而是憑企業真正的實力,新上市企業的質量將會因此而大幅提高。那些試圖「帶病闖關」的企業就很難通過IPO現場檢查這道關了。

不僅如此,既然「一查就撤」的IPO公司,大都是一些存在問題的公司,那麼對於這些存在問題的公司就要一查到底,而不是任憑它們一撤了之。畢竟這些撤單的公司大多都會捲土重來,所以必須查出這些公司的問題所在,並根據問題的大小及嚴重性依法作出處理。而不是單純地對保薦機構作出處理,更不是對保薦機構作出撓痒痒的處罰,比如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之類。這種撓痒痒式的處罰根本就起不到震懾違法違規行為的效果,必須從嚴從重查處,該罰款的要罰款,該吊銷保薦資格的就要吊銷保薦資格。尤其是IPO公司方面的處罰,依法查處一樣都不能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45a91bf5f1d472167f2cd45f0407b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