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通江達海 運『濟』天下」網絡集中宣傳活動暨2024年全國網絡媒體濟寧行活動正式開啟。
活動第一站來到了京杭大運河河畔的濟寧龍拱港。龍拱港是濟寧全力打造的現代化、智慧化、標準化、綠色化的內河貨櫃示範港口。港口規劃建設18個2000噸級智能化泊位、配套鐵路專用線,同步規劃臨港產業園,全面建成後年貨櫃吞吐量將達到8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是江北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公鐵水多式聯運內河港口。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龍拱港採訪獲悉,龍拱港鐵路專用線從新菏兗日鐵路線龍拱港站接軌,直通港區後方,形成前港後鐵的模式,線長9公里,鋪軌長度18公里。2024年6月底,完成竣工預驗收,提前完成總體工程建設。8月9日,鐵路專用線通過竣工驗收。8月29日18時起,專用線正式開通。
據龍拱港工作人員介紹,龍拱港打通了新兗鐵路和京杭運河的節點,成為濟寧新的「公鐵水」多式聯運樞紐,與長江、瓦日鐵路形成三橫一縱「豐」字形物流通道,軸心位於濟寧。
龍拱港打通了新兗鐵路和京杭運河的節點 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甄茜芳
在濟寧,橫向依託新兗鐵路向西可以深入中原經濟區,輻射西北能源基地,對接「一帶一路」,向東可以連接青島港和日照港,向南依託京杭運河可以連接長江以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實現通江達海的模式,可以服務濟寧、惠及山東、輻射全國、聯通歐亞,強力助推濟寧港航經濟的發展。
另外,龍拱港率先將海港理念引入內河港口,按照自動化、綠色化標準,投用自動化岸橋、全自動場橋和無人集卡,成功突破了磁釘定位導航限制,定位精度達2厘米以內,效率比傳統方式提升30%,打造近零排放示範港,是全國第一家實現無人智能運輸常態化運行的內河港口。
龍拱港是全國第一家實現無人智能運輸常態化運行的內河港口
根據發展規劃,龍拱港未來將積極推進港產融合發展片區,形成「前港、中鐵、後園區」布局,圍繞生活配套、產業集聚、生態維護三個方面,拓展城市新空間,構建以港聚產、以產興城、以城育港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通江達海 運『濟』天下」網絡集中宣傳活動暨2024年全國網絡媒體濟寧行活動由山東省委網信辦指導,濟寧市委網信辦聯合廣州、武漢、寧波、南昌、南寧、萬州、惠州、衢州、徐州等地網信部門主辦,澎湃新聞、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