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12歲退役」如何破解?杭州在高校設「足球學院」

2024-11-06     澎湃新聞

「暢通青少年足球人才的成長通道,打造專業化青訓環境,著力破解『12歲退役』現象,營造青少年願意踢球、能夠踢球、快樂踢球的環境」,杭州市日前召開「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黨政主官均出席,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要求以「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和韌勁做好「難而正確」的事,以長期主義者的堅定推動足球事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會上,設在杭州師範大學的「杭州足球學院」揭牌,將於明年起招收足球專項人才。

建設中的杭州國際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效果圖。 杭州發布 圖

「12歲退役」是中國足球青訓領域的特有現象。由於進入初中後課業負擔、升學壓力明顯加大,加之足球運動員的成材率本來就低、孩子的生長發育也尚未完成,種種不確定性之下,家長為子女的前途計,讓他們放棄訓練專心學習,優秀的苗子淡出綠茵場,足球人才大量流失。

「『退役』出現在12歲左右,但真正的問題是家長擔心孩子以後如果不能進職業隊,怎麼上大學、找工作?」11月5日,從事青訓工作多年的蘇州市足協副主席、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王建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杭州的突破在於將依託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高校共建足球學院、足球班,為足球人才打開了最重要的通道。「高校是教育的龍頭,龍頭一舉,初中、高中、大學銜接貫通,帶來破解『12歲退役』的希望。」

「此現象不破,中國足球難興」

「這是百端待舉的中國足球不得不痛苦面對又倍感無力的問題。」去年11月,新華社播發《中國足球的「12歲退役」現象》,稱校園足球普遍開展以來,小學階段的踢球人數激增,但到初中,即12歲後出現斷崖式下跌。這一現象不限於12歲,但在該年齡段更突出。北京「百隊杯」組織者曾公布一組參賽隊伍的數字:U8、U9年齡組球隊有229支,U13、U15年齡組參賽球隊才70支。

文中舉了某U13女足隊長的例子。她上小學六年級時每周四次訓練、一次比賽,初一減為一周三訓,上初二後實在找不出時間,訓練只能放在周末。她所在學校的中考升學率40%多,在班級必須排在中上游才有希望考上高中,去年有兩個月在外訓練、比賽,家長儘可能陪著,給她補課,但成績還是出現下滑趨勢。家長表示,擺在面前的是兩條路。側重學習是穩健選擇,將來可以考大學、找個穩定工作;側重踢球是拿未來賭博,不確定因素太多。但孩子很喜歡足球,所以現在只能兼顧,走一天看一天。「女兒小學時參加的俱樂部,每個年齡組都有好幾支球隊,下午放了學就去踢球。到初中,平時沒人踢球,周末要兩個年齡段的孩子才能湊齊一支球隊,多數孩子都不踢了。」

另據報道,前國腳張爍退役後在北京開辦青訓俱樂部,兩年來參訓的孩子增加到200多個,但他們小學畢業後絕大多數會放棄足球,投入學習。這讓張爍痛心:「我們竭盡所能,在培養一批不知道將來會不會踢球的孩子。大家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孩子堅持踢到16歲?那時,他們基本能確定自己將來能否從事職業足球了。」

「『12歲退役』是青訓領域學訓矛盾的反映,需要學訓雙管齊下解決。此現象不破,中國足球難興。」新華社上述報道稱。

各地在「突圍」

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於開展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建成16-18個重點城市,「全面推進青少年足球發展,建立本地精英球員升學直通保障體系」被列為申報的必備條件。目前,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1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經遴選入圍。

第二批入選的蘇州是現代足球傳入中國最早的城市之一,「東吳大學堂踢球隊」1903年成立,蘇州市體校現為中國足協青少年男女足訓練中心。據王建軍介紹,蘇州的青訓採用「名校辦名隊、教體結合」模式,根據不同年齡組別,攜手當地小學、初中、高中名校聯辦市足球隊,學訓兼顧,到目前已建立男女足18支梯隊,向各級國字號梯隊、職業俱樂部、國內外高校輸送球員200餘人。

今年7月,代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出戰的江西定南縣第一小學女子足球隊在全球規模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瑞典「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中獲得U12組季軍。

定南縣所屬的贛州市並非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但已於2022年啟動創建全國足球改革試驗區工作,推廣「四個落實、三不脫離」(落實場地、教練、課時、賽事,學生學習不脫離學校、生活不脫離家庭、交往不脫離社會)模式,突破學區、學分限制,建立精英梯隊小學、初中、高中成建制的「一條龍」升學體系,入選各縣青訓隊的六年級學生小升初可自主擇校,一些縣區還探索縣隊整建制就讀高中足球班。同時,縣隊嚴格招收球員的標準,定期組織雙隨機測評,如不符合要求則動態清退。

江西定南縣一小女足今年獲得「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U12組季軍。 「贛州廣播電視台」圖

杭州的創新探索是進一步在高校設立「足球學院」、足球班,打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賽道。

據該市加快推進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各級各類學校要以開展大課間活動為載體增加足球課學時比重,將足球納入中考體育考試選考項目,每個區(縣、市)分別對應1所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學的足球人才培養通道,確定2-4所足球特色高中為「市隊聯辦」學校,並依託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籌)等高校共建2-3個足球學院、足球班,實施長學制貫通培養模式。

一年前,杭州成功舉辦了第19屆亞運會。在後亞運時代,該市提出放大亞運綜合效應,建設國際賽事之城、國際會展之都,提升全球體育城市和會議目的地的影響力,含6萬座專業足球場的國際體育中心在建,計劃2027年竣工。在10月下旬的「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劉捷表示,杭州正處在經濟總量跨越2萬億元、邁入超大城市的發展新階段,這項工作不僅是推進足球產業、足球事業,更重要的是將提升城市品牌價值和國際影響力。

據介紹,當地第一家「足球學院」所在的杭州師範大學將通過「三步走」,力爭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成高水平足球學院。2025年,通過體育特招、足球專項班、運動訓練單招等招收專項人才25人左右,其中國家優秀運動員保送招生2-3人,運動訓練專業(全國)招生18人,省體育特招生5人。到2027年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驗收時,基本建成大中小學銜接、專業運動員本科教育進出口暢通的培養培訓體系。到2035年,貫通足球人才本碩博培養體系,力爭建成「國家示範足球學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524e9dd3da44a5b852daf63e977d7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