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車企「圍懟」懂車帝:談公平不如談「人情世故」?

2023-12-13     道哥說車

【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當事實對你有利,就強調事實;當規則對你有利,就強調規則;當事實和規則都對你不利時就敲桌子把事情攪渾」。

最近,懂車帝「2023冬測」結果給汽車行業帶來了一場「吃瓜」盛宴。AITO、長城汽車、吉利先後開槓懂車帝,質疑此次冬測結果。而這,或許也是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化以來車企第一次集體正面質疑汽車垂媒的測試結果。

至於原因,大抵是幾家車企旗下車型的冬測結果與自測或預期達成率存在較大的差距,故此也就有了眾車企圍「懟」懂車帝,質疑冬測標準不夠科學嚴謹,以及測試車輛的標準不一的年度大戲。當然,懂車帝的回應也相當的「剛」:測試標準完全統一,所有車型一視同仁!

至於幾家車企旗下車型的具體測試結果,大家可以自行查閱。事實上,在這起聲勢浩大的冬測中,可能並沒有什麼「絕對公平」可言,畢竟每台車輛的理想使用場景都是不一樣的,正如我可以要求軒逸省油,但我不能要求GTR省油一樣。同時,涉及到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等細節方面,更無法做到絕對意義上的公平。

作為觀眾,我們可以樂此不疲的去調侃「冬測」結果,而作為車企,則無法對參與測試的自家車型淡然看待。畢竟,在市場極具內卷的今天,一個不太友好的測試結果可能會影響到實際銷量。尤其是,在近幾年汽車測評結果的煽動性極大,成就了不少車型,同樣也毀了不少車型。因此,車企質疑媒體的測評結果是正常的,同時其也有權利去質疑媒體的測評結果。

但不能否認的是,即便懂車帝這般媒體的測評結果無法做到絕對意義上的公平,但諸如此類的「民間測試」甚至「野路子」同樣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一定意義上的購車參考,並能夠幫助車企找到營銷的亮點以及自身技術產品的不足。退一步來說,如果只允許品牌方的「官宣」,那麼消費者敢信嗎?

有趣的是,此次事件中發聲最為「激烈」的AITO汽車一方(余承東),在所謂官方解讀中不還是將「《2023懂車帝冬測》公布了問界系列車型的部分測試結果,節目從智能輔助駕駛、虧電油耗、純電續航等多維度,以檢測車輛在冰雪極寒條件下的可靠性,問界系列車型表現優異!」放在了文章開頭。

如果再結合此前懂車帝「冬測」、「夏測」結果出來後,車企瘋狂宣傳對自己有利一面的測試結果。那麼在這起轟動的「圍懟」事件中,一個很清晰的且更像是「人情事故」規則的道理也就浮現了出來:當事實對你有利,就強調事實;當規則對你有利,就強調規則;當事實和規則都對你不利時就敲桌子把事情攪渾。

在筆者看來,行業的進步恰恰就需要多方的聲音存在,媒體可以質疑、評測車企,車企同樣也可以質疑媒體,由此共同促進行業技術、標準等多方面的進步。說到這裡,長城汽車在此次事件中的表態轉變倒是頗有意思,其倡議「共建新能源測試標準」,這當然是提高產品評測科學性的一個好方法,但需要明確的是「共建新能源測試標準」同樣不能被一方壟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106b9d2adb7475a91ef6a06d1f037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