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雲創CEO張韶峰:為降本增效注入動能,人工智慧成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力量

2024-07-27     華夏時報

百融雲創CEO 張韶峰

文/付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了14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這些產業不僅是數字化浪潮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百融雲創CEO張韶峰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新一輪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舞台。

從政策導向來看,人工智慧技術與行業特性相結合,實現場景端的智能化應用將是新質生產力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環節。在此過程中,人工智慧行業面臨著兩大機遇,一是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強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為企業營造出更加穩定、健康的營商環境。二是受益於數字化轉型需求不斷增長,人工智慧技術將在金融、能源、醫療、出行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不過,行業的迅猛發展同樣伴隨著挑戰。首先,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加劇,這就要求國內企業加快修煉「內功」,不斷提升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其次,行業的高速發展令人才需求陡然增長,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仍較大。最後,技術的快速疊代對企業的研發實力、市場需求的洞察力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張韶峰介紹道,百融雲創一直堅持用人工智慧做兩件事:第一,識別用戶風險,即通過決策式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算法幫機構做好KYC(know your customers)和KYP(know your products)。第二,創造增量價值,根據垂直行業特定業務流程和需求,提供融合決策式人工智慧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一站式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實現資產運營成果轉化。

在他看來,百融雲創的核心競爭優勢不在於「兜售」模型本身,而是基於對千行百業的理解,將模型與應用深度結合,通過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垂直行業降本增效,以陪伴式服務賦能用戶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不僅是百融雲創兩大主營業務MaaS(模型即服務)和BaaS(業務即服務)的服務內核,也是百融雲創得以通過「模型+應用」的價值閉環與商業機構形成利益共同體的關鍵所在。

百融雲創致力於以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賦能垂直行業數智發展,未來也將順應政策導向,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自身的科技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0962c37c5119503e220850c8c7c6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