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道說風水,怎麼看祖墳風水?怎樣的祖墳才算是好風水

2020-05-13     周小道

原標題:周小道說風水,怎麼看祖墳風水?怎樣的祖墳才算是好風水

一般在選擇墳地的時候,也是需要看風水的,如果祖墳風水不好的話,也是需要進行化解的,今天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怎麼看祖墳風水?怎樣的祖墳才算是好風水,以供參考。

怎麼看祖墳風水?

1、在建造墳墓的時候,首先需要選擇墓地,墳墓是屬於陰極地方,如果選擇在見不到陽光的地方建造,整個家族的運勢就無法好起來。

2、地貴平夷,選擇平地就是最好的,古代人建造墳墓都會需要靠山的,在山裡面找到陽位,就是需要在平坦開闊的山中,而不是懸崖峭壁上。所以選墓地位置一定要平。

3、好的墓地必須要有龍脈,龍脈指的是能夠見到光的山。在山地上尋找比較平坦的地勢建墓,意思就是有山神鎮壓,野鬼不敢前來打擾。好的墓地,一定要有水,山位陽,水為陰,要做到陰陽調和。雙水環繞,真龍顯象。很多的古墓都在河道上挖出來的,就是因為這個。有山有水有植物,那才是比較好的墓地風水寶地。

4、墓地不能夠選擇在低洼位置上,最好是地勢高一點,這樣能夠防止雨天漏水,免得難修補。

5、墓地風水如果夾拱的山較低,這樣的墓地是發科甲之地,後代人能讀書當官。如果水流走的方向沒有什麼山來關攔夾拱,是一馬平川之地,那麼這樣的墓地是下等之地。如果有幾座山或三重五重山來關攔夾拱,發福的力量就會更大,福力也會更悠久長遠。水本身沒有方位的概念,不同的墓地對於同一條水來說就產生了不同的方位概念。、

怎麼看祖墳風水?農村看墳地絕招

絕招一:看環境

墳地陰宅的風水好壞,與周邊的環境風水有著脫不了干係,所以想要知道墳地的風水如何,是好是壞,首先還需要了解墳地周邊的環境風水,只有墳地周邊的環境風水好了,才能夠形成一個好的風水氣場,有利於墳地的風水,也有利於先人安息。按照風水學的理論來講,墳地以依山傍水為佳,也就是說墳地周邊的環境要有山有水才算好,畢竟常言道「山主人丁水主財」,有山有水的墳地才能夠讓家族後代子孫興旺,家財萬貫,讓能夠讓後代丁財兩旺。如此看來我們不妨給先人選擇一個靠近山峰,有彎曲延伸的河流的墳地吧,這樣的墳地風水極佳。

絕招二:看明堂

一個墳地的風水好不好,明堂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明堂對於墳地的風水影響至關重要,所以你若是想要給先人選擇一個風水好的墳地,希望通過好墳地的風水來庇佑子孫後代的運勢,就不得不注意明堂的風水。按照陰宅風水的理論來講,墳地的明堂要開闊。換言之墳地的入口必須要開闊寬敞,不可有花草樹木遮擋住明堂的位置,也不可有高大的山峰位於明堂的前方,否則明堂不夠開闊,受到遮擋,都會影響著墳地的風水氣場;此外明堂又代表著家人的前程,家族運程的發展,所以若是明堂過於狹窄,墳地的入口太小,也會影響著家人的運程發展,影響著家運的昌旺,導致後代子孫碌碌無為,沒有出息哦!相反若是墳地的明堂開闊,則說明墳地的風水極佳,還可以蒙陰後代的運勢呢!

絕招三:看地勢

此外墳地的地勢如何也密切的關係著墳地風水的凶吉,按照陰宅風水的說法,墳地的地勢前方要平穩,切勿有凹陷或是崩塌的情況,否則會導致先人無法安息,從而影響著後代的運勢,且這樣的墳地主凶,還容易給家人帶來車禍、帶來血光之災等。

怎麼看祖墳風水?如何看墳墓風水寶地

操作方法

01挑選墓地的時候首先可以考慮依山傍水的原則,有水就有了脈,山有了水才會有生命,這一點是很多人的首選。

02在挑選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是不是四面環山中間盆地的位置,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左右抱穴風水,也是古人殯葬的一個風水觀。

03在挑選的時候,可以遵守曲折蜿蜒的原則進行挑選,如果過直的話,從風水上邊來說就是沖的,蜿蜒曲折就要順。

04就是有一個開闊明堂的原則了,明堂開闊預示著生機勃勃,這樣才能夠看得遠,最好不要選擇狹小的山谷里。

怎麼看祖墳風水?墳墓風水怎麼看好壞

靠山近水

大多數人對祖墳的風水並不了解,也有很多人認為祖墳的風水並不重要,其實不是的,祖墳的風水好,對後人各個方面的運勢也有所改善,例如,墳背靠山,可以使後世家族人丁興旺;墳前有水,則可以使家族後代財源滾滾。所以選擇墳墓理想的位置,應當選在山水環繞的地方。

土地神位

土地神位在風水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因此祖墳的土地神位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明確穴的來水和去水方位,來確定土地神位的大致方向。之後按照坐向及分金五行配合,找到其具體位置。

朝向

整個墳墓的朝向的風水選擇,最好是根據家人或者是逝者的命相來決定,有利的朝向風水,對墳墓的氣場也有幫助,例如「陽命火相人」,喜用的方位是西南,那西南可以作為主要的朝向方位,會對未來子孫的運勢有著旺盛的作用。

怎麼看祖墳風水?怎樣的祖墳才算是好風水?

首先要審周圍環境的巒頭是否秀美有情。國師劉伯溫著書日:「熟讀龍書千萬卷,不識巒頭也是虛」。要審巒頭之美惡,先從龍的廉貞發祖開始。真龍的發祖有遠有近,近者在幾里之內,遠者是幾十里或幾百里,甚至是幾千里。發祖山必須是險峻秀拔的巍峨秀峰。發祖山愈遠,龍力就愈弘大。如北京十三陵宮庭之墓和故宮的前國級龍脈,發祖是來自幾千里外的崑崙山脈。假如真龍用蛇類、非真龍用蟮類來比喻劃分的話,這十三陵和故宮的來龍力量,就是我國蛇類最利害的眼鏡王蛇。發祖相對較近,龍力就相對較小,但這種龍脈亦可發富貴人丁,只不過富貴程度相對較小和比喻是小蛇而已。 龍脈自太祖而下有遠祖,太宗、少祖、少宗以至父母山。

在發祖向下而行的分枝山脈中,有龍和山之分,凡是真龍行走,山勢必是屈曲翻騰,起伏跌斷,龍脈兩邊也必定有迎、送、夾、護的山體隨行,故真龍猶如皇帝,兩邊之山猶如隨從護衛。真龍有穿帳過峽,只有過峽之龍才能脫煞,不過峽者視為砂山。如在非真龍的砂山上造葬,不但不能獲福,反而帶來莫大傷害。故古有:「三山並出,望縮藏者為尋穴。諸脈亂出有跌斷者是真龍」和「動則為龍,不動者為山」來區分龍與山。 龍還通過穿帳過峽來挺身展翅,束咽集氣從而龍旺氣舒,故束氣為穴之根本,穿帳過峽而結地者,福地也。「先識龍脈認祖宗,蜂腰鶴膝是真蹤」。真龍過峽必定是蜂腰鶴膝,如兩邊有形如旗鼓的山體夾護,主發官貴、讀書和名氣。如有倉庫山體夾護,主發富。兩者都有,主富貴俱發。故有:「倉庫拱峽則主富,旗鼓拱峽登去路。倉庫旗鼓兩邊拱,寶貴雙全並不誤」。 原則上,龍過峽宜短不宜長,長則力弱氣已殘。宜窄不宜寬,寬則氣散龍力乏。宜細不宜粗,粗則氣濁穴已無。所以最好是「過峽一線細又細,蜂腰鶴膝束氣聚,束得氣聚方結穴,氣束不聚亦枉顧」,這是國師劉伯溫對過峽龍的評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D3vDXIBiuFnsJQVzN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