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清醒的生活觀,停止給心態「加壓」

2024-05-07   富書

原標題:成年人最清醒的生活觀,停止給心態「加壓」

文|尹蟲蟲(富書專欄作者)

曾幾何時,生活的節奏,只剩下連軸轉。

早上,趕去公司,忙工作忙應酬;晚上,回到家裡,忙孩子忙家務。

好不容易有了一點自己的時間,抬頭一看,已是半夜,倒頭便能睡下。

每天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總忙於生活,殊不知,生活早已遠離我們。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到中年,你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事情是忙不完的。

所以,也不用想著一股腦忙完,然後再享受人生。

人生向來就是有忙有閒,一邊過著一邊享受。

定期放下手機,周末不管工作,暫時架空自己,讓懸著的心歇一歇。

誰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活得就是好心態。

以清凈心看世界

心煩意亂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著急上火者有之……

歸根結底,缺少一顆清凈心。

清凈,是退居世人的熱鬧,回歸自己的世界。

不論外在如何改變,都能守住內心。

用清凈心看世界的人,才能耐得住性子,在一件事上有所成就。

周梅森,就是一個用一顆清凈心,在文學的世界裡闖出一番天地的人。

尚未成名前,周梅森還只是一名普通的礦工。

那時的他,認識的漢字也不過三千,可他卻樂此不疲地迷上了寫作。

白天,困於生計,他下井挖煤。

晚上,工友們三五成群打牌玩樂時,他一門心思看書、寫文章。

起先,也邀請他一起,多次邀不動,便索性嘲諷起他:「好好挖煤吧,還想當作家,走火入魔了吧。」

隨著周梅森的稿件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回,工友們更是變本加厲,笑他痴人說夢。

儘管周遭人都不理解,周梅森依然堅守初心,沉浸於寫作之中。

終於,經過多年的筆耕不輟,他憑藉著《人民的名義》作品火出圈,被世人所知曉。

在快節奏的當下,守住一顆清凈心,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也足以驚艷他人。

日本「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用長長的一生琢磨小小的壽司,打造人間最美味。

23歲的帕提古麗,遵循父親的遺願,16年堅守治沙一線,造福後人。

擇一事,終一生的林俊德,生命最後一刻還在病床上整理核試驗資料,心繫國家。

誠然,不隨大流,才能做好自己的主流。

始終堅定一顆清靜之心,並為之前進,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以歡喜心過生活

羅翔老師說,對於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謹慎,對於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樂觀。

一生之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逃不掉躲不開,倒不如保持樂觀,才能多生歡喜少生愁。

一位叫塞爾瑪的女人,陪同丈夫駐紮在沙漠的軍營中。

丈夫長時間在外,加上天氣又悶熱,與其他人也語言不通,塞爾瑪的日子過得無聊又枯燥。

久而久之,塞爾瑪生髮了逃離情緒,她把自己的處境寫信告訴父親。

然而,父親短短兩行字的回信,徹底改變了塞爾瑪駐紮的心態。

「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另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她反覆讀這兩行字,心生慚愧,決心重振歡喜心去尋找沙漠裡的「星星」。

在此後的日子,塞爾瑪一邊比劃一邊用蹩腳的語言跟當地人溝通。

她還開始種沙漠植物,觀沙漠日出,拾海螺殼,每天的生活過得快樂而滿足。

她把在沙漠中的生活,變成了最有意義的冒險,並寫進了《快樂的城堡》一書中。

於此,在難熬的環境中,心懷歡喜,她終是找到了沙漠中的「星星」

人們常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以歡喜心過生活,說到底,是會在苦難中找甜頭。

工作中,處處荊棘,也要懂得看開。

生活中,一地雞毛,也要一路高歌。

家庭里,瑣碎繁雜,也要自尋歡樂。

人生百態,遇事萬千,唯心懷歡喜,也才能過得了苦日子,享得了甜滋味。

以平常心生情味

沉迷於成敗、得失,一味求結果,步調易打亂,也會漸漸失去生活的平常心。

保持一顆不偏不倚的平常心,才能掌握好人生的平衡。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一個叫瓦倫達的人擅長高空走鋼索,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因為得失心太重,最後慘遭失敗。

生活中,我們又何曾不是「瓦倫達」?

多少次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因為患得患失,慘遭打擊。

雅典奧運會上男子步槍決賽中,埃蒙斯以絕對優勢領先對手。

所有人都以為冠軍非他莫屬時,他的最後一槍卻打在對手的靶子上,痛失金牌。

在後面的北京、倫敦奧運會上時,埃蒙斯也如出一轍,前半場都存在絕對優勢,最後一槍卻頻頻失誤,接連錯失金牌。

多遺憾,如果在比賽中,他能懷揣一顆平常之心,不在乎得失,只專注眼下,金牌和掌聲都手到擒來。

可惜的是,得失心打破了守恆,結果也自然不盡人意。

王陽明曾說:「得財不喜是平常心;失利不憂是平常心;享譽不驕是平常心;受謗不惱是平常心。

太關注結果,若求而不得,則越發煩惱。

不管是高光時刻,還是至暗低谷,守住一顆平常心,才不會被外界裹住腳步。

人活一世,過得如何,全取決於你內心的感受。

以平常心生情味,不因外物而喜,不以己遇而悲,風景才會處處好。

以柔軟心除掛礙

柔,往往能四兩撥千斤,看似軟綿無力,實有萬鈞之力。

強硬,讓人屈服,柔軟,則讓人臣服。

在生活中,保持一顆柔軟之心,看似利他,實則是為自己積福。

明朝有位尤老翁,經營著一家典當行,過著安定的生活。

某一天,有位鄰居上門吵鬧,不由分說地要拿回典當之物。

夥計們感到十分氣憤,為此據理力爭,毫不退讓。

然而,尤老卻心平氣和地說:「馬上年關了,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好好說。」

並吩咐夥計把一些過冬衣服,棉襖、長袍等退還給他。

鄰居先是一驚,而後拿走衣物。

當天夜裡,傳來消息,鄰居死在另外一家典當行里,家屬因此討要了不少賠償。

後來得知,這個鄰居欠下不少外債,無奈之下,提前服毒,以死敲詐。

尤老以柔待人,既給人留了餘地,也給自己埋下了護身符。

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

過於強硬,不僅不能助力,還會起到反作用。

而適時善用柔軟心,因時而動,才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贏面。

跪射俑,是西安兵馬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俑如其名,跪射俑彎下身子,以其低姿態將重心放在身體下方,增加自身穩定性。

如此低身姿,讓它躲過一次又一次的棚頂坍塌。

歷經兩千多年,才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做人 ,也應如跪射俑一樣。

為人處世之中,讓自己養成一顆柔軟心,能屈能伸,才能將生活過得更加通透。

柔軟心,是外在的變通,內在的不變。

以不變應萬變,方能掃除心中障礙,遇事從容。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受,什麼都沒做,但是就感覺很累。

儘管沒聽到提示音,也要翻一翻信息。

久久不聚的朋友,再約到一起,也只是各玩各的手機。

在忙的主旋律下,累早已是常態。

久而久之,身體乏了,心態崩了。

匆忙趕路時,也不要忘記調整腳步,解綁心靈,看看沿途的風險。

心若通了,人生也就豁然開朗了。

作者簡介:尹蟲蟲,富書專欄作者,愛這文字安靜的力量,也愛著這文字震耳欲聾的力量,一個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本文:富書生活館,富書嚴選,優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質量,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