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研究發現:60歲後服用阿司匹林,小劑量更安全

2023-12-12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原標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研究發現:60歲後服用阿司匹林,小劑量更安全

李大叔查出高血壓多年,期間一直服用降壓藥控制病情,但他一直很擔心自己會出現心梗、腦梗有問題。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時提到了這個事情,朋友告訴他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腦梗、心梗,自那之後李大叔每天都吃一片阿司匹林,效果怎麼樣是沒看見,但他覺得十分安心。

一次周末,女兒回到家後發現老爸連續兩天吃一個沒見過的藥,一問才知道他沒有遵醫囑吃阿司匹林防病,狠狠把他罵了一通,告訴他別亂吃藥!見李大叔還是不太服氣,第二天趕緊帶著他去醫院諮詢了專業醫生。得到醫生的否定答案後,李大叔才信,答應女兒不會亂吃藥了。

生活中,像李大叔這樣的例子有非常多,一些老年人為了防病會自行服藥,然而這個做法真的可取嗎?

一、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能軟化血管、延長壽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周博雅表示,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抗血小板凝集、抗炎等作用。不少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作用,於是選擇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新腦血管疾病。

不可否認的是,阿司匹林的確具有一定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不適合所有人。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神經內科楊曉波指出,對於有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病史的人群,可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來防病。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不建議隨便服用阿司匹林。美國藥監局綜合大量的研究數據後明確指出,不推薦阿司匹林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且該藥也存在很多的副作用,其中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症狀、出血傾向。不少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後會出現食慾差、反酸、腹脹腹痛等症狀,因阿司匹林會抑制保護胃粘膜的激素合成,甚至會導致胃粘膜糜爛、消化道出血。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還可能會引起尿酸增高、性功能減退、藥物性皮炎等副作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勉提醒,本身罹患哮喘、消化性潰瘍、拔牙/手術前一周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要慎重,最好諮詢專業醫生。

阿司匹林並不是日常使用的保健品,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藥學部張俊紅表示,一定不能將其作為保健品全民普及,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風險,用藥前一定要遵醫囑。

二、研究發現:60歲後服用阿司匹林,小劑量更安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共納入426例年齡≥60歲且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作為心血管疾病一、二級預防的患者數據,給予其中165名患者每日50mg阿司匹林、261例每日100mg

結果發現,每日服用100mg的受試者相較於50mg的,總出血風險增加了67.1%、輕微出血風險增加了73.8%,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相似。

建議需要長期服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劑量服用更能兼顧安全和有效性。

三、想安全服用阿司匹林,要牢記4點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的常用藥物,在服藥期間一定要做好這四件事,避免因為不當的服用方式影響健康。

服藥時間:阿司匹林會給胃粘膜帶來較強刺激,建議在餐時會餐後半小時服用,減輕對胃粘膜的刺激。但如果是腸溶劑型阿司匹林,則可以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具體的還是要遵醫囑。

服藥劑量:臨床推薦使用阿司匹林的量為每日75~100mg,這個劑量既可以保證安全性還能最大程度規避副作用。

謹慎與其他藥物同服:服藥期間要避免與維生素B1、雙香豆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利尿劑等藥物同服,否則容易給健康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監測出血風險: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持續7~10天,在服藥前要先檢查體內的紅細胞、血小板數量以及凝血時間。在用藥一年後對照各項指標的變化,謹防消化道出血。

對於健康的普通人來說,日常一定不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疾病,這樣做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都需要遵醫囑。

參考資料:

[1] 《服用阿司匹林,這8個問題不可不知道答案!》. 人衛健康 2023-10-18

[2] 60歲老人使用50 mg阿司匹林更安全!北大醫院劉梅林等研究》. 中國循環雜誌 2022-09-13

[3] 《超過10%的患者阿司匹林服用不當!盲目使用危害大,這類人群尤其要小心》.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19-07-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59cb4ae39f1f7e10c51b04c7ce9bc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