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吃太清淡?181個國家研究:吃得越咸,壽命或越長?答案來了

2024-08-28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劉阿姨今年55歲,平常特別喜歡在網上看一些養生文章,且會付諸行動。

大約在1個月前,她看見一篇文章說多吃點鹽對健康有益,還可以一定程度延長壽命。

從那天開始,她做菜的時候都會多放點鹽,連續吃了近1個月時間後,她身上總是出現頭暈、噁心想吐的症狀。

去醫院一查,發現她的血壓值較正常高出了不少。

了解過往史後,醫生認為與她大量攝入鹽分相關,這讓劉阿姨覺得詫異,難道那個文章是騙人的嗎?

一、研究發現:吃得越咸,壽命或越長,可信嗎?

《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過一項由瑞士伯尼爾大學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對181個國家的數據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鈉攝入量增加與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全因死亡率下降相關。

在調整了不同國家的GDP、體重指數等因素後發現,每日增加1g鈉攝入,可讓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增加2.6年,60歲時預期壽命又會增加0.3年,全因死亡率可減少131人/10萬人。

上面的紅色是鈉攝入量,下面的藍色是預期健康壽命

不同國家推薦群眾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也不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攝入1.5g、世衛組織建議每日攝入2g鈉、歐洲心臟病協會則建議每日攝入2.3g鈉。而該研究的團隊認為,研究明確反駁了鈉是導致壽命縮短、過早死亡的危險因素。

但是該研究在發表時遇到了很多阻力,接連被拒稿8次才得以發表。

關於這項研究的結果也存在有很大的爭議性,因其中涉及很大的變量,無法明確二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以非洲為例,當地的群眾鈉攝入普遍較低,但預期壽命也短,但我們不能將原因歸咎於「鈉攝入不足」,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僅僅是一項觀察性結論,不能作為指南推薦的證據,不可盲目因此而多攝入鹽分。

二、吃鹽太多傷全身,5個「信號」提示你鹽吃多了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在過去40年時間裡中國仍然是世界範圍內食鹽攝入量最多的國家成年人每日平均攝入的量均在10g以上。

武漢協和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艷表示,很多食物吃起來不咸,但內里的鹽分卻很高,如腌制食物、蜜餞果脯、加工肉以及甜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隱形鹽」。

長期攝入過量的鹽分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包括會導致血壓上升,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影響皮膚健康,讓皮膚缺水、越來越粗糙;吃鹽過多還會影響到骨骼、大腦以及免疫功能,給身體帶來全方位的傷害。

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提醒,當身體出現這幾個症狀時,多是在提示鹽分攝入過量了。

1、反應變慢

鹽分攝入過量會讓脫水,導致無法正常的思考問題,生活中會明顯感覺反應變慢了。

2、嘴干

大量攝入鈉元素,會讓體內的水鈉平衡被打破,身體為了恢復平衡會頻繁發出口渴的信號,督促人多喝水。

3、排尿量增加

吃太多的鹽後腎臟會加班加點排出多餘的鈉元素,導致身體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

4、頭痛

數據顯示,每日攝入3500mg鈉的成年人罹患頭痛的風險相較於每日攝入1500mg的增加了1/3.

5、手指變粗

在體重不變的情況下,發現手指突然帶不下去原先的戒指了,很可能是鹽分攝入過量導致的水鈉瀦留。

三、記住5個實用的減鹽方法,吃得營養又健康

鹽分攝入過量對於健康有害是毋庸置疑的,日常我們要學會一些可以減鹽的細節,這幾件事很重要。

1、不同食物烹飪時的放鹽時間也不同

如烹飪葉菜時可在關火之前加入鹽分,土豆、扁豆等不容易入味的可以在燒制8~9分熟的時候加入鹽。

2、撤掉餐桌上的小料瓶

我國一些地區的群眾很喜歡在餐桌上放醬油、鹽瓶,在飯菜感覺鹽味不夠的時候可以及時添加,但這樣做很容易讓鹽分攝入過剩,建議儘早撤掉這些餐桌上的調味品。

3、清水涮菜

外出就餐時無法控制鹽分的添加,可以在食用前用清水涮一下菜品,也可以很大程度去除鹽分和油脂。

4、用天然食物代替調味品

如做菜的時候可以使用檸檬、柑橘類水果、洋蔥、大蒜等天然食物來進行調味,也可以減少鹽分的添加量。

5、警惕隱形鹽

罐頭、烤雞、麵包以及披薩等食物,雖然吃著不咸,但內里的鹽分含量卻很高,日常要儘量少吃。

鹽對於健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攝入過量只會帶來反作用,日常一定要注意限制鹽分的攝入。

參考資料:

[1]《顛覆認知:大規模研究發現,吃得越咸,壽命越長?》.生物世界.2020-12-31

[2]《常吃重口味,讓你越長越丑,最後還落得一身疾病!》.健康時報.2020-09-29

[3]《鹽吃太多傷全身,記住5個實用的減鹽方法!》.健康時報.2024-04-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11712f38d93005d03e6423917a959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