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好風物之佛山篇:那些能夠郵寄到家的佛山風物,你會把哪些放進購物車裡?

2023-03-11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廣東好風物之佛山篇:那些能夠郵寄到家的佛山風物,你會把哪些放進購物車裡?

在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北江與西江交匯之處,肥沃的土壤和縱橫密布的河道孕育了素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廣紗中心等美名的城市——佛山。

佛山,古稱季華鄉,因相傳曾在唐朝挖出三尊佛像,被人們認為是佛家之山,遂改名佛山。北宋時期,因手工業發達,與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並稱四大名鎮;明清時期則因成為嶺南地區商品集散地而與京城、漢口、蘇州合稱「天下四聚」。

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佛山,有著種種聞名遐邇的特產和風物,如石灣公仔、香雲紗、順德雙皮奶等,不勝枚舉。

從甜品到佳肴:香醇的水牛奶有多「善變」?

在氣候溫暖濕潤、河網密布、水豐草美的珠江三角洲,水牛不僅是農耕期的好夥伴,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重要奶源。不同於黑白花奶牛所產的普通牛奶,水牛奶擁有著更高的蛋白質含量和乳脂含量,因而有著香醇濃厚的口感以及甜而不膩的滋味。

奶香濃郁、營養價值高的水牛奶在近年來也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其中百菲酪、乳鷹、皇氏乳業等品牌最為出圈。

但對於佛山街坊來說,百富露水牛奶才是他們心中的童年味道、牛奶白月光。百富露是佛山南海的本土老字號品牌,據稱其最初是國家農業農村部的水牛奶類開發試驗項目的試點之一,並於1990年正式推出了百富露這一品牌。

水牛奶,來源:南海桂城公眾號

除了直接飲用,水牛奶一旦落到擅長廚藝的順德人手中,還能被做成花樣百出的各類甜品和佳肴:熱奶晾涼凝出奶皮後倒出,再次倒入蛋奶液蒸煮悶熟是香濃甜美、軟滑甘香的雙皮奶;讓熱奶與鮮榨薑汁相撞,讓酪蛋白和生薑蛋白酶發生反應,從而使牛奶凝結成固體的是甜中帶辣、暖胃驅寒的姜撞奶;將牛奶與澱粉混合煮成奶糊在裹上粉漿油炸是金黃酥脆、內里甜香的炸牛奶;將水牛奶與蛋清混合炒制,再加入蝦仁、火腿絲等配料,則造就了一盤奶香濃郁、軟滑爽口的炒牛奶。

炒牛奶,圖片來源:珠江商報

在順德的金榜老街,當溫熱的水牛奶遇上白醋、鹽水還有一雙巧手,就變成了一片片潔白輕薄、甜中帶鹹的牛乳片。作為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金榜牛乳甘咸可口,還有清熱下火之效,可以用於拌粥拌飯。做成的牛乳片被浸泡在濃鹽水中,常溫儲存可以長達數月到一年之久。

而以上提到的這些獨特的牛奶製品並不一定去到當地才能吃到。用水沖調即可食用的姜撞奶、能吸著吃的雙皮奶、只需經過油炸或是放進空氣炸鍋烹制後就能食用的炸牛奶預製菜產品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預製菜產品,圖片來源:南方農村報

從石灣陶瓷到香雲紗:自泥土煥發而出的不褪色的絢麗

「石灣瓦,甲天下」,位於佛山之內、東平河之傍的石灣鎮有著「南國陶都」的名稱。在石灣鎮內,起伏的丘陵和河道淤泥提供了豐富的制陶原材料;交錯的河涌不僅提供了充足的制陶生產用水,還為原料及成品的運輸、貿易提供便利。

石灣陶器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在宋代集百家之所長,集各名窯之大成,獲得了重要的發展;到了明清年間,石灣陶瓷的產量和出口量大大提高,並且遠銷海外。屈大均曾在《廣東新語》中記述道「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之國,諺曰『石灣缸瓦,勝於天下』」。

基於多年來的發展,石灣陶瓷產品類別繁多,包括日用陶瓷、美術陶瓷、園林陶瓷、建築陶瓷、工業陶瓷等,已然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陶瓷生產基地。以石灣窯為基礎和起點,佛山不僅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更是世界最大的陶瓷銷售集散地和陶瓷出口基地。諸如東鵬瓷磚、冠珠陶瓷、新中源、鷹牌等品牌的陶瓷製品也走進了千萬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泥、釉、火的完美結合造出了石灣陶瓷,而河泥、植物染料與織物的結合又創造出了另一種絢麗華貴的製品——香雲紗。

過泥,圖片來源: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在紡織界素有「軟黃金」之稱的香雲紗,以嶺南水土浸潤而成,其染整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香雲紗製作工藝獨特,需先以植物染料薯莨染色,這也是世界紡織品中唯一用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綢面料;再用珠三角地區獨有的含礦河涌塘泥覆蓋,還需經過三蒸九煮十八曬等多項工序,最後還需存放三至六個月方可裁製。

曬紗,圖片來源: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這種清爽宜人、輕薄柔軟、遇水快乾、不易起皺的面料曾遠銷國外,備受讚譽和關注,也曾因工藝繁瑣、產量難提升而一度面臨困境。但近年來,隨著國風成為消費新趨勢,香雲紗也成為了「國潮」新元素,煥發新光彩。

從九江雙蒸到石灣玉冰燒:水與米的交融再添一勺巧思

中國人愛喝酒,尤愛喝白酒,有數據顯示,全國飲料酒產量(基本等於消費量)總量為16萬噸,其中白酒10. 8萬噸。而相比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才是大部分佛山人的心頭好。

佛山釀酒業源遠流長,早在明代便有相關記錄,而由於地處稻作豐富的珠江流域,米酒行業最為發達。發展至今,紅荔牌米酒、九江雙蒸酒和石灣玉冰燒,這幾款皆是佛山人家喻戶曉的品牌。

煮飯、發酵、蒸餾,米酒的釀造依靠的是水與米的結合,但佛山人卻別出心裁地加入了肥豬肉。據傳,石灣玉冰燒是最早將肥豬肉加入釀酒環節之中的。石灣酒廠的前身陳太吉酒莊在創新釀酒手法時發現將肥豬肉加入米酒中可使酒味綿甜柔和、酒香豉香濃郁、酒體豐滿,且酒液清澈,不再渾濁。由於蒸餾的米酒俗稱燒酒,浸酒的豬肉狀如冰塊,所以這款酒被叫做「肉冰燒」,後來又因「肉」與「玉」粵語諧音,後又改名作「玉冰燒」。2009年,石灣玉冰燒釀造技藝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另外,作為南海九江「三寶」之一的九江雙蒸酒也有其獨特的釀造技藝。九江雙蒸酒主要由大米和大豆製成。所謂「雙蒸」即是將蒸飯、拌曲、發酵後的酵飯取出進行蒸餾,再在蒸出的酒里加入等量的酵飯重蒸。操作上感覺跟雙皮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從原理上來說,「雙蒸」起著串香的作用,即用首次蒸得的酒將續蒸酵飯中的香味物質抽提蒸餾入酒,使得酒水米香馥郁、醇和甘滑、餘味爽凈。這款酒的釀造技藝同樣被選進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介紹的種種風物無一不蘊含著嶺南獨特水土所帶有的靈蘊和佛山勞動人民的勤勞與巧思。

在擁有發達電商平台和物流網絡的當下,這些美味食品或實用製品均能便捷地採購到家,以便大家盡享嶺南風情。不知道你們更想把哪些商品放進購物車裡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05571567f50f5f4d6651ed568afb1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