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我國流傳已久,意在提醒人們珍惜時間。實際上人的一生不過短短數十年,人們需要愛惜自己的生命。就連古人都總結出了許多養身之道,值得現代人學習。
古代由於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的落後,人們的壽命都比較短暫。隨著時代發展,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一些疑難雜症也能得到解決,壽命也大大延長。不過即便如此,依然存在一些壽命短暫之人,他們大多由於身體原因無法堅持。有一位女子被醫生直言活不過50歲,但她給自己制定「3不原則」,最終活到93歲。張允和,生於1909年。整個家庭中共有四個女孩,彼時許多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都很嚴重,不過張允和的父母十分開明,對於女兒也一樣寵愛。再加上張允和出生的時候發生了一些意外,導致她的身體條件比普通人要差一些,因此父母對其格外關愛,很多東西都優先照顧她。這也讓張允和的童年十分幸福,同時身上毫無其他富家小姐的驕縱脾氣,反而很好相處,在學校深受老師同學的歡迎。
就這樣張允和健康成長,沒過多久便到了十六歲的年紀。雖然在現代看來這樣的年齡還是個孩子,應該繼續在學校讀書,但在彼時很多人十多歲便已經結婚生子,對於女性來說更是如此。好在張允和並未被父母強行指定結婚,她自己遇到了心上人,正是丈夫周有光。兩人僅有幾歲的差距,彼此的思想十分接近,簡單交流之後便相互產生好感,很快確定情侶關係。雖然雙方感情升溫很快,都有結婚的想法,但彼時仍是一個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張允和家境十分優渥,按道理周有光根本無法匹配,幸好他們一直堅持自己的愛情,最終還是克服一切困難成功完婚婚後兩人的生活十分幸福,不過沒過多久就發生了一起意外。有一個算命先生來到周家,看到周有光夫妻後露出驚愕的表情,表示兩人都活不過三十五歲。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當地便燃起了戰火,兩人的女兒因為戰亂喪命,這也讓整個家庭為之悲哀。夫妻兩人在女兒死後十分悲痛,他們認為是自己關心不足導致的,於是在此之後他們的重心也從工作轉移至家庭,此後的生活再也沒有出現意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張允和接近五十歲時。
張允和屢次感到自己心臟不適,於是和丈夫一起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結果竟是心臟病,彼時醫療條件比較簡陋,這種疾病根本無法治癒,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四處尋找醫生,依然未能得到解決。甚至有醫生直言張允和活不過五十歲。雖然醫生給自己限定了時間,但張允和依然和年輕時一樣不信命,她悄悄制定了三個規定,分別是「不要將自己的問題怪罪於家人」,「不要用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懲罰自己」以及「不要用他人的錯誤折磨自己」。這三條規定也就是「三不原則」,張允和一直遵循著這些規定,即便身患心臟病,依然活到93歲,超過很多同時出生的人。
參考資料:
《增廣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