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餐網分享 炳勝新菜

2023-11-03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紅餐網分享 炳勝新菜

紅餐網分享 炳勝新菜

紅餐網在廣州做了一個中國餐飲品牌節,來了很多人。

上午去現場,25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還有很多人站在後面聽門口還有人排隊往裡擠。後來知道,前前後後,品牌節活動期間,來了15000人次,真沒想到能有這麼多人來。想想也是,目前經濟低迷,消費降級,餐飲人日子不太好過,急需找到新的方法解困,找到新的發展路徑解決生存問題。刷抖音時看到一條信息,說去年到今年新餐廳開了200萬家,關門倒閉的有140萬家,占比超過了70%。這個數字很恐怖,生意不好做,餐廳生意尤其不好做。前段時間在李克先生那裡吃飯,聊天時他說,據觀察深圳工地的盒飯五月份還是15、20一份,慢慢變成10、12一份,九月份已經有8元一份的盒飯了,經濟不景氣,錢難掙,盒飯的價格逐步走低。這還是在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不知那些二三四線城市會不會比深圳更慘。我不懂經濟,看不懂未來發展趨勢,聽到的多是一些不好的消息。(好消息都在新聞聯播和報紙上,我不看電視也不看報紙,也就不知道有什麼好消息。)這次中國餐飲品牌節能有這麼多人參與,說明不甘就此沉淪的人還有不少。

站著聽了一會兒,說實話沒聽懂。也許內心裡就拒絕那些講「模式、產品、組織、資本」等概念。我覺得聽講的人能明白的也不多,餐飲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人的因素占比很大,而且由於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多是經驗性傳幫帶,理論、概念說太多了,對他們基本無用。在這個時代應該多講一些通俗易懂、簡單明了、易於執行的自救方法、路徑,沒有那麼多人有能力、有資本做連鎖創模式,踏實做個小店安身立命不好嗎?(安靜的做個美男子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呀)發財夢還是過幾年做吧。

我的環節安排在下午16:30,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先生、導演製片人張紀中先生和我一起討論幾個餐飲話題。前面的環節拖了,我們17點才開始。對於煙火氣我說了自己的看法:江湖味就是煙火氣。餐飲企業想要找到原本的江湖滋味,還要從蒼蠅館子、大排檔中尋找。而真正的江湖味一定是存在在鄉野間。在提到餐飲未來的機會點時,我說了4點:

首先,食物的味道是一直在發展變化的,對於企業而言,如何把握變化中的發展,是企業能否長久發展下去的關鍵。「所謂的『正宗』也有階段性,是人們對某種食物的記憶,而食物的傳承,味道的傳承一定要在人們唇齒間鮮活流轉,這樣才有生命力。」

其次,餐企要滿足當下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好吃、健康、營養、安全的食物。

第三,在餐飲消費有著明顯階層劃分的情況下,企業要清楚自己服務的是哪個階層,這個階層的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和口味習慣是什麼樣的。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滿意的產品。

第四,要理性看待餐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比如先進的烹飪手法帶來的是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衝擊,但這種衝擊也有可能會吸引到年輕消費者。餐企如果能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運用好,或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話題點和宣傳點。總的來看,中國餐飲消費人口基數太大了,能拿到其中的1%,或許就能成為王者。」

晚上去了炳勝私廚和全哥一起吃飯,試了炳勝的幾個新菜。每一次去炳勝都有驚喜,這次也不例外。新會東甲三十年陳皮清燉佛跳牆大致就是有個佛跳牆的名字,清甜甘潤的湯水與傳統佛跳牆完全區分開,更適合當代人的飲食需求和飲食審美。沒必要那麼醇厚,更是要清潤少油。砂鍋肥腸焗紅玫瑰,魚肉的鮮美與肥腸的肥厚無縫結合,彼此滋潤,相得益彰。海鮮需要一些動物油脂滋潤,北方做魚時多是用豬油或者五花肉。炳勝別出心裁異想天開用了肥腸味道更香更美;雲南野桔子蒸紅毛蟹中也用了肥腸,只不過是將肥腸切成小小的片狀,與新鮮的野桔子和腌制過的野桔子混合散落在蟹腿蟹肉間,清鮮的果酸、蟹肉的鮮甜和肥腸若隱若現的肥潤組合交替在唇齒間呈現,真是妙不可言不及意的美妙。全哥說,這些都是炳勝最近推出的新菜,源於粵菜本味,遵循規律創新。堅決不做和別人一樣的大路菜,客人來炳勝,就要給客人新的不同於其他粵菜餐廳的體驗。這些年來過十幾次炳勝了,公館、私廚、小炳勝都去過,去一次就增加一份對炳勝的喜愛。炳勝1996 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27個年頭,一家餐廳能長久保持向前的勢頭,標哥、全哥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向他們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893cd00b0c18675d885b84ce73ac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