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土史前遺址,骸骨身高顛覆後世認知,原始人真高於現代人?

2022-03-10     安慶大同

原標題:山東出土史前遺址,骸骨身高顛覆後世認知,原始人真高於現代人?

「七尺男兒」是古人常常用以自稱的詞語,它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之中,曰:「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雖說每個朝代計量單位不同,但它最初在戰國時期的換算方法是一尺23.1厘米,所謂七尺之軀也就是1.6米左右。

而到了唐朝,一尺則變為了36厘米,那麼七尺之軀就是252厘米。當然,這些換算方法和如今的都不一樣,按照現今測量方法來看,七尺大約是1.7米。這個數據可能是古人的普遍身高,也可能不是,但在生產力較為落後的古代和原始社會,我們普遍認為那時的身高是不如現代的。

然而在山東濟南章丘區發現的焦家遺址里,約5000年前的墓主人卻有著顛覆認知的身高,讓人們對於原始人的生活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焦家遺址在1987年被發現,但一直沒有進行發掘,直到2016年,山東大學歷史文化院才開始對該遺址進行為期一年的兩次大型發掘工作。這片遺址是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有力佐證,這一時期的人們已經出現了初步的文明和等級分化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片墓葬東西長約900米,南北寬約700米,屬於很大的家族墓葬群。墓中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最重要的是還有很多副保存較完好的原始人骨骼,其中最高大的一副竟然超過1.9米,而其他骸骨也有很多在1.8米以上。

這種身高放到現代也屬於比較優越的高度了,考古學家分析,焦家遺址的原始人之所以能長得如此高大,和他們的社會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大汶口文化的晚期,私有制就已經開始出現,有了私有財產就會有貧富差距,氏族內部就會有人能分到更多的食物和生活資源。

在焦家遺址埋葬的原始氏族應該屬於比較富有的一個氏族,這一點從他們豐富的隨葬品中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些人原始人的骨骼上多有陳年舊傷,很有可能是在部落和氏族的爭鬥中留下的,最終他們贏得了戰鬥,也為自己獲得了更多的食物,故而可以長得更加高大。

另外此時的原始人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甚至開始養豬養狗,在隨葬品中有家豬骨骼,也發現了狗的遺骸。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已經學會了用狗來協助捕獵,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規律生活習慣,以及每天捕獵勞作的大量運動,也能夠讓原始人的身高飛速增長。

據衛生部2015年6月30日的資料顯示,我國成年男性(包括老年人,各民族)平均身高167.1厘米,女性則為155.8厘米,其實是不如這些原始人的。所以說如果想長得更高,在發育期間一定要有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營養和足夠的鍛鍊,只要能做到這幾點,原始人都能長得如此之高,更何況是生活不愁的現代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4751c631f07703b2e848eb85121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