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淺淺】奇瑞準備上市的消息幾乎每兩年就出現一次,可每一次都活在傳聞里,不是奇瑞不努力,而是努力太久了。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推動過奇瑞上市,集團內部也開始股份制改革,隨後也多次出現各種上市苗頭可都不了了之。
連那些成立沒幾年、銷量規模不足的造車新勢力們都一個接一個地上市了,可成立26年、且為自主五虎之一的奇瑞汽車卻努力了二十年都沒有一個結果,奇瑞到底差在哪了?12月13日,熟悉奇瑞汽車業務人士向《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透露,奇瑞銷量業績沒有任何問題,難在關聯交易非常複雜,有很多東西不能公開。
「跟盈利沒關係,奇瑞最後的上市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像北汽一樣,先去買個殼,把所有好的資產裝進去,想要自己符合一條條的上市規則,都二十多年了······」該人士欲言又止。
編輯注意到,奇瑞最近傳出上市消息的苗頭是IDG資本考慮以70億元人民幣收購奇瑞汽車母公司股權,有知情人士透露,觀望罷了,IDG這麼精明的公司怎麼可能會一時衝動做接盤俠?當然,IDG也不會發聲明否認,畢竟奇瑞是國內唯一一個沒有上市的整車集團,這塊肥肉自然也不會輕易放過。
奇瑞汽車相關負責人12月13日告訴《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奇瑞確實是在準備上市中,網上報道的其它信息都不準確。
是肥肉,也是塊燙手的山芋
近幾年來,奇瑞最接近上市的一次是2019年,青島五道口以144.5億元進駐奇瑞。彼時,一家剛成立3個月的新公司,一舉成為奇瑞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51%,而如此硬核手筆的背後卻被坊間認為是靠「關係」上位的。
資料顯示,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成立於2019年8月22日,法人代表是周建民,據媒體報道,周建民與鼎暉投資總裁焦震同為山東大學校友,與上海瑞業投資的林隆華也關係密切。而無論是鼎暉投資還是瑞業投資,都與奇瑞汽車淵源頗深。據悉,鼎暉投資是2009年奇瑞通過私募方式引入的股權戰略投資者,而瑞業投資則是奇瑞私募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與全球協調人,很難說這其中沒有牽線搭橋之舉。
眾所周知,除了青島五道口之外,奇瑞增資擴股的意向投資者的「大熱門」人選還有騰興長三角,雙方都交納了50億元的誠意金。此前業內普遍認為最早被曝出入股奇瑞的騰興長三角機會比較大,但最終,青島五道口出人意料地得到了投資機會。
在當時看來,青島五道口基金的入駐實際上就是為了加快奇瑞上市,這也是奇瑞最接近上市的一次。然而,雙方的合作並不如想像般順利。據媒體報道,在青島五道口支付約100億元後,其後續資金就出現了問題,一度尋求60億元規模的融資重組。
有山東政界人士向《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透露,一般政府投資的錢5年內要收回。資料顯示,青島五道口基金成立於2019年8月22日,青島市即墨區是其重要的基石投資者,如果按照五年回收期的話,距離青島五道口回收資金還有9個月的時間。而就在去年2月,立訊精密以100.54億元從青島五道口手中收購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汽車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數據顯示,此次股權變更後,青島五道口所持奇瑞控股降至26.89%。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傳出IDG資本正考慮最高以人民幣70億元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份。這個「現有股東」從時間、資金上來說,會不會是青島五道口呢?如果是買老股東股份間接入局的話,青島五道口與奇瑞的種種過往,是否會對IDG產生不利影響?這個間接接盤俠究竟值不值當?想必這些疑問都是IDG所要考慮的。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從2022年開始,奇瑞股份才開始陸陸續續給IDG材料,但詳細的財務報表、未來規劃等核心資料都沒有給到,IDG要材料很多次,奇瑞都沒有給。
從這個角度來說,IDG更不太可能會冒這個險投70個億。
想上市 但真得很難
從2004年安徽省政府推動奇瑞上市到現在,奇瑞已經「死磕」上市二十年了。2007年,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將儘快啟動上市融資計劃,但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奇瑞上市進程被迫中斷。
2009年6月,奇瑞汽車作價29億元向華融資產、鼎暉投資、渤海產投、深圳中科創和融德資產等5家企業出售20%股權,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在為上市做準備。過了一年多,尹同躍表示,由於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暫不考慮上市。
2015年,奇瑞旗下合資公司——奇瑞徽銀衝擊港股和A股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奇瑞新能源試圖通過海螺型材「借殼上市」,依舊未能成功,後來又轉向科創板上市,依舊遇阻。
到了2018年,中國汽車企業開始流行混改,復星集團、華夏幸福、五糧液、正道汽車和普拓資本、基石資本等機構被爆頗有意向。2019年5月底,「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其市場主體也由「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業內普遍推測,奇瑞新能源此舉是為其獨立上市做準備,但最後還是沒有了下文。
直到2019年底,青島五道口出資規模達200億,成為奇瑞汽車與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東,改變了奇瑞蕪湖國有控股的性質,被認為奇瑞汽車具備了上市的條件,而後來兩者的「恩怨」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到了2022年2月,立訊精密接盤青島五道口立即補位,再度釋放出奇瑞控股謀求IPO的信號。七個月後的戰略發布會上,尹同躍給出目標:2025年前實現A股IPO。
上市之路如此坎坷的奇瑞讓人十分惋惜,接近奇瑞汽車業務的知情人士向編輯透露,奇瑞新能源的IPO項目從啟動到滿足上市條件歷經五年,是可以在最後上市的,可後來由於撐不起估值被迫放棄了。其原因是青島五道口想通過奇瑞新能源上市套現離場,但奇瑞新能源的上市估值要達到500億以上,五道口才能拿走200億,但當時奇瑞新能源的業績撐不起那樣的市值,所以終止上市。
既然新能源撐不起估值,奇瑞於是將目光放在了奇瑞股份的身上,近年來,奇瑞股份的業績表現十分亮眼。網傳消息奇瑞控股正在重啟其子公司奇瑞股份的上市計劃,最快在2024年提交IPO申請,預期估值達1500億元。
對此,知情人士表示,連奇瑞新能源這樣的小體量盡職調查到滿足條件都需要五年,更何況是體量那麼大的奇瑞股份兩年內怎麼可能上市呢?該知情人士認為,兩年維持1500億的估值搞定上市是不可能實現的。
難道說,這一次,奇瑞又要和上市失之交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