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死你!」孩子說狠話時你的反應很重要

2019-06-08     父母課堂卓越


文/白樺

來源:父母課堂(IDfumuketang)

洋洋是一個剛滿4周歲的小姑娘,平時還比較乖巧。可是最近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卻發現洋洋一反常態,常常說狠話。

比如,吃晚飯前,洋洋提出要吃零食,媽媽拒絕了她。

洋洋因此很不高興,發狠地說:「哼,不讓我吃糖,我就把你吃掉!」

媽媽仍然拒絕她,最後,洋洋狠狠地說,「你再不給我吃,我就去死!」

那天,爸爸用電腦工作,洋洋也去湊熱鬧,要玩爸爸的電腦,爸爸阻攔,洋洋就氣急敗壞地說:「你再不讓我玩,我就把你打成肉餅吃!」

爸爸媽媽納悶極了,實在不明白自己溫和的女兒為什麼突然變成了兇狠的大灰狼?

父母們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孩子有的時候很容易因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對父母說一些惡毒的話,這也讓父母們大吃一驚,甚至還會覺得自己辛苦養出了一個逆子,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為什麼會說「狠話」

孩子到3歲左右有了學習語言的能力,於是開始研究各種語言的使用方法。他們會慢慢發現一些「狠話」、「髒話」具有一定的力量。只要自己說出口,父母就會很生氣。你越制止,他們越要說。

因為這能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能引起別人對他的重視。孩子說的「你真討厭」或者「你真煩」是一種語言性攻擊,這在成人聽起來很刺耳,不過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也有積極的意義,因為它表明孩子具有了獨立的判斷和態度,自我意識得到了發展。

這些話聽起來很傷人,尤其是從自己孩子嘴裡說出。但父母依然需要放平心態,恰當引導。只要平緩地度過這段時期就好了。你不能急猴猴地去回應他的「話」,而是要get到他的真實小情緒,很容易就能引導開。

孫瑞雪在《愛與自由》中說: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

孩子在一天一天長大,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可能會不同步,很多狠話說出來,只是為了讓父母能多關注他們的內心。

其實,父母們在聽到孩子的狠話時,應該感到高興,這說明孩子的心理發展又前進了一步。

孩子說狠話怎麼引導?

首先,都說別跟孩子一般見識,孩子的狠話大部分真的是無心的,只是一種他用來表達憤怒的方式,揪著關鍵詞不放「你說說,你要怎麼殺我?」,就是你大人的不對了。

尤其在初次聽到自己的孩子說狠話時,父母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不要說「哎呀,你學壞了,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

如果成人反應激烈的話,那麼就讓孩子感受到狠話的強大力量,以後孩子則會更加關注這些能讓他人反應激烈的語言,重複體驗狠話的威力。

然後對孩子說:聽到你說這樣的話,我很難過。你生氣了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在想什麼?因為3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緒。當他可以表達情緒時,一定不會亂說狠話。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一點點訓練他,生氣的時候說生氣,難過的時候說難過

在平靜地時候,跟孩子交流一下,遠比當時憤怒的禁止要好。

要知道,孩子的情緒發展跟身體的成長一樣:需要一個長期地過程。能用詳細語言描述出來,實在太難。一個成年人想要把自己的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都不可能。何況一個孩子?

當孩子剛開始說出一些髒話或狠話時,可以直接忽略,「裝聾作啞」也可以。很多情況下,孩子會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就放棄了。

假如孩子有一天說了一個「你個大笨蛋!」,「你就是大糞球!」你馬上就禁止他去說,他肯定會覺得這個詞威力大。馬上就會在下次偷偷給用上。

總之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要善用將孩子的外在行為和語言進行內在需求和情緒的解讀,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孩子形成樂觀積極的性格。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業既能成長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顧家庭和經濟所需,還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長……

那麼——雙向養育家庭教育認證導師培訓班歡迎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LYJu2wBJleJMoPMML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