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低估到高估,是一場持久戰
金融市場,從來沒有確定性,只有大機率。
相較過去10年A股的數據,大盤和全市場的估值都不高,很有優勢。
但如果說短期內非常有賺錢的確定性,真不一定。
我們以中證500為例分析下:
中證500指數當前23倍,歷史分位點12.89%,過去10年中它的估值低點,出現了3次,現在的估值水平與2013~2014相仿。
只看中證500指數估值走勢圖,可以發現,每次大幅盈利的時間線都非常少。
假設你在藍色箭頭靠低估定投的方式,大機率到2014年都不見得能賺多少錢。
2015年牛轉熊後,經過去槓桿,指數連續下跌,市場上一度出現中證500沒有投資價值的聲音。
無外乎,最近5年中證500的漲幅不是跌,就是跑輸其他主流指數。
但說它沒投資價值,是真話嗎?
下圖是中證500歷史市盈率對應未來1年的收益率統計圖,當市盈率越低時,將來盈利的確定性大大提高,但需要付出時間的成本。
其他板塊過去也有過類似情況。
比如,消費和科技,經過一輪大漲後,市盈率都處在高位,一直沒有回落。
理論上,這種投資的機會不大,但市場總會給優秀的板塊更高的估值。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疑惑,靠低估和高估的判斷指標失真了嗎?
並不是,我們在討論指數的估值,有可能出現長期低估的情況,換句話說,如果你買入,並不一定立刻漲起來,或許1年,可能3年。
甚至牛市結束了,漲幅並不會讓指數進入高估。
所以,投資一定是一場持久戰,別低估了風險。
*溫馨提示:觀點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對你有用,轉發是最溫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指數基金指引表:A股及外圍88隻指數及追蹤基金指引(更新中…)
2020年3月27日暨
第697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極度低估和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機率大,具有投資價值,可選擇定投,極度低估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灰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估值適中,已持有倉位繼續觀望等待,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極度高估和高估指數,安全邊際和投資價值低,根據市場熱度謹慎對待,建議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估值區間分布:
極度低估:V<10%
低估:10≤V<30%
合理:30≤V<80%
高估:80%≤V<90%
極度高估:V≥9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