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聽、好看的童書
文 | 圖圖媽
來源丨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
最近狀態不太好,是我養孩子六年多以來最焦慮的一段時間。
最討厭的「焦慮」兩個字,第一次真真切切在我身上持續了好一陣子。
有些是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觸發的,但更多的是激發了對一直以來關於教育本質問題的思考。
這篇分享一定會有人認為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一個孩子在帝都上著名校的媽媽在這裡說焦慮,真的很討厭;但聽我說完,也許你會理解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99.99%的家庭起點是一樣的,遇到的困擾也是相似的。
月初,我們家長群的一個媽媽召集我們幾個家長,想給大家攢一個語文輔導班,邀請的老師是圈內很有名的一位語文老師。
大家都很積極,表示我們都願意配合老師的時間和地點去上課,畢竟名師難求。
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組織的媽媽還把我們拉了一個群,大家誠懇地表達了認真上課的決心。
老師各種客氣後,還是婉拒了,她給組織的媽媽私信說:
「坦白地說,我只願意教海淀的孩子,你們東城的家庭就算了。
不是孩子有什麼差別,而是你們根本做不到像海淀的家長那樣付出。
課上教得再好,你們不陪著孩子複習預習、不按照進度擴展閱讀,怎麼可能有效果?
你還以為成績主要來自於老師教學嗎?錯了,孩子牛大多數因為家長付出!」
就這樣,一群東城家長被赤裸裸放棄了,家長的付出成為了孩子被選拔的一個重要標準。
圖片來源:電視劇《春夜》
說實話,我窩火卻又服氣。
捫心自問我做不到像很多典型的海淀家長那樣,從學習規劃、陪讀、預習複習、擴展學習、交流經驗等等,核心就是「雞娃是人生第一要務」。
我對海淀媽的感情很複雜,佩服又討厭,佩服她們早早看透了教育這條路就是拼家庭付出;討厭她們這樣領跑讓跑道上的孩子們家庭們都被打亂了節奏。
更多的是,因為我做不到所以為難。
這周我和朋友見了海淀一位爸爸,他問我兒子最近數學學得怎麼樣,我說還是一直在上優才。
海淀爸爸驚訝地說:「你怎麼能這樣輕鬆,如果是海淀媽媽遇到你兒子,至少三個數學班同時上。你這樣放鬆,就是徹底放棄了早培。」
我無言,因為不敢告訴他其實這一個數學班我和孩子爸都沒時間輔導,也不敢說其實根本不敢想早培。
一個沒有修煉到海淀媽付出程度的我,不配給孩子按照海淀的配置加碼。
在海淀黃莊,一邊陪讀數學、一邊研讀英語規劃的媽媽
朋友也善意地提醒我,你這樣的節奏是在耽誤孩子,孩子那麼喜歡數學,你就要堅定地培養孩子長板,這才是有可能殺出重圍之路!
天哪,上個月還因為兒子10個月做了3萬多道計算題被大家質疑超前雞娃的我,今天已經變成了耽誤孩子的媽媽。
朋友說的意思我懂,如果我們按照「負面清單」給孩子規劃,那就是在用底線教育給孩子當目標。
如果我們認可因材施教、特長教育,就應該明白孩子的規劃來自家長,絕對不是全民的學校教育應該賦予孩子的。
最近我和朋友是抱團焦慮,我們這兩個東城媽和朝陽媽,像是兩艘漂泊在海上的小船隻,已經被海淀媽的快艇甩得不見蹤影。
如果把每個家庭比做一隻船,在教育的這片汪洋大海中,海淀媽是最早明確自己燈塔的那群人,她們意志堅定,不動搖不偷懶,全家人齊心協力。
圖片來源:電視劇《喪失名字的女神》
當很多媽媽還在美滋滋磨耳朵學英語的時候,海淀媽早就給孩子規劃好了KET的考試時間;
當很多媽媽孩子糾結割捨哪個興趣班的時候,海淀媽早就在一開始只選擇能堅持的特長;
當很多媽媽還在猶豫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的時候,海淀媽早就不玩這種文字遊戲了,她們知道實力強才是真理;
當很多媽媽還幻想中學大不了去國際學校或者大學出國的時候,海淀媽早就默記了常春藤的錄取傾向,因為她們清醒地知道:
出國不是出路,名校去哪都難。
當很多媽媽還在大談特談多校劃片、派位升學的時候,海淀媽媽省下這些無聊時間埋頭雞娃,她們早就看透了:
公平是個偽命題,玩命努力才是真命題。
我也會偶爾抱怨海淀媽的搶跑和玩命努力讓我們連做白日夢的機會都沒有,但認真地說,我非常感謝海淀媽,感謝她們讓我認清了一個事實:
這個時代的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上限,學校教育只是底限。
上一輩的父母經常會對比,為什麼到了你們這一代教育孩子那麼難?
那是因為20年前,教育的絕大部分承擔者是學校,而現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海外教育等等太多的資源在擴充我們教育的寬度和上限。
所以,家長在這一代孩子教育里能發揮的作用被放大了無數倍。
一定會有人說,你這是被眼前蒙蔽了,成才的道路很多條,不是只有考試才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你還認為海淀媽只是應試雞,那真是天大的誤解。
她們培養的是有自主學習能力的自雞娃,海淀孩子的英語水平和國際視野絕對名列前茅,必須承認:海淀媽培養的是優秀的領跑者,這群孩子無論將來走到哪裡,都具有優秀的習慣和基礎。
海淀媽還看明白了一點: 沒幾個家庭能給孩子的未來兜底,在教育這條路上,家長的付出才是起點。
如果孩子沒上小學,你一定會覺得我在製造焦慮,也一定看不上海淀媽的這波領跑操作。
但相信我,不久的某一天,你一定會羨慕嫉妒這群中國教育界的扛把子:海淀媽。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歡喜》
只是,讀懂海淀媽的那一天,別太晚。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來源簡介: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三個北大媽媽,三個職業女性。六個萌娃四男兩女,每家兩隻。每天原創分享科學育兒知識、素質教育心得、品質生活理念。探討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吐槽家長里短、社會百態。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8vYQnIBfGB4SiUwVdU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