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造就極致——主觀聊聊KingMelody原音再現 黑海皇

2023-06-10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偏執造就極致——主觀聊聊KingMelody原音再現 黑海皇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說心裡沒有任何的負擔,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之類的詞彙和原音再現這個牌子似乎是從來都不搭邊的,但他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一個國產HIFI老牌勁旅了,從名不見經傳、到現在開始積累了不少忠實擁躉,也擁有了更主流的HIFI圈經銷商、並頻繁亮相展會等,也有了他們的正式商標「KingMelody」。雖然最新旗艦黑海皇已經是一副售價來到25800元的塞子,但截止到我這篇文章問世的時候,它已經來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限量88副不剩幾個編號能選了,我作為「77」號的持有者,以用戶的角度來說說我對黑海皇、以及對原音再現這個品牌調音審美的看法。

說起來卡卡西老闆真的是挺佛系的,他雖然懶得在網上天天發什麼技術底蘊、調音理念什麼,但在線下一聊到產品就妥妥的開始話癆模式,用他獨特的山東淄博口音描述著產品「難產」過程中的辛酸苦楚、同時也會分享問題攻克後的喜悅。另一個佛系的點在於,如果是我這種帶有所謂媒體身份的人想去買原音再現的產品,大部分品牌其實是恨不得隔天就給我發貨的,而卡總這邊鴿了幾個月,一直是在優先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而且我這副臨製作完畢時,還特地打電話給我道了個歉,說我的訂單又被經銷商插了個隊。

黑海皇這個型號之前,原音再現也在萬元檔發過力,我有認識不少燒友買過他家的終結者、黑騎士,這兩個型號算是他們往主流發燒友市場發力的不錯嘗試,尤其是後者黑騎士,而終結者的話,我個人認為其實一定程度上有些背離原音再現這個品牌的調性,聲音有些刺激了;後來的KM22海妖其實是一個我非常推薦的型號,人聲毒性極強、很有原音再現的底蘊傳承,同時素質在大幾千那個檔位絕對也是佼佼者,只可惜這個檔位本身關注的人不那麼多,也並不是主流品牌發力的「內卷價格區」。

而黑海皇本身,我認為是一個對於原音再現、或者說「卡卡西」老粉來說的圓夢之作,它讓我回憶起當年第一次聽黑武士的時候腦子裡曾腦補過的一個「究極體」,它汲取了過去這些作品裡絕大部分的精華部分,而且在硬素質方面也是一個在2-3W檔靠得住的、部分單項指標甚至達到頂尖的水平。雖然歸根結底,黑海皇還是一個以流行人聲為主要表達方向的產品,但我覺得主理人卡卡西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裡、短板在哪裡,如果用一個絕對大眾的眼光去看待原音再現的產品,自然是有不少缺點可講的,但這又回到我之前經常強調的一個觀點來,黑海皇這個價位的東西本身賣的就是一個【審美共鳴】,我雖然並不推薦大家盲狙,但我相信這篇文章能告訴你,它是不是一個適合你的塞子,拔草或解毒也是一個我期望的結果。

黑海皇是一個單邊15+2的單元配置,15動鐵和2靜電,印象中這也是原音再現首次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除動鐵以外的其他單元,而他們對於靜電單元的使用比較保守,只是起到補充一點泛音和延伸感的作用,並沒有希望去打造所謂的「靜電味」。而大家應該知道本身2顆聲揚靜電單元就已經占不小體積了,更別說還有15顆動鐵單元,但黑海皇的體積卻出乎預料地小、佩戴感受也極為的貼合舒適,是我戴過的公模里數一數二的人體工程學設計。

為了控制體積,他們想到了UH-60黑鷹直升機的製造工藝,也就是碳纖維外皮+鈦合金骨架,這還真不是打嘴炮而已,黑海皇的內側外殼厚度只有誇張的0.5mm,使用了鍛造碳纖維工藝,鍛造碳纖維的優勢就是內部像鋼筋一樣互相連在一起,強度比普通的、切斷過的碳纖維要高很多,再加以鈦合金外圈進行和面板的連接固定,既薄、又保證了足夠的腔體剛性。巴西玫瑰木的面板本身也是一個常用於樂器製作的材料,具備良好的諧波特性,表面經過了類似釉面的處理,保留了木質感、又很有光澤度。雖然說黑海皇在聲音表現和價格定位上並不存在什麼背刺老用戶的說法,但這外殼工藝我相信著實會讓之前的終結者、黑騎士用戶所羨慕的,單元一點不少、體積重量還大幅度縮減了。

至於我為什麼之前沒有那麼狠吹黑海皇,而是在某次展會的時候洋洋洒洒寫了上千字的「勸退文」,其實和黑海皇一開始標配的原線有關。黑海皇標配的是一根之前被原音再現拿來單獨售賣的海皇線。如果從流行人聲的角度而言,原線也在許多層面已經具備頂級的表現,是原音再現精心搭配過的,非常適合用來補足聲音的密度和人聲的情感表達,當初在KM22上就領教過這根線的風采。在搭配這個線材的時候,聲音的中低頻能量感會更加集中一些,而且聲場雖然巨大,卻缺乏縱向的空間和深度,如果用一個【准三萬元】的素質去衡量的話,我認為原線的黑海皇素質是不夠全面、或者說雜食度不夠的——但即便是原線,在上市後也收穫了原音再現老粉們大量的好評,所以其實我非常理解他們喜歡的點在哪、但不代表我個人對黑海皇有多麼高的認可和推崇度,只是會把它作為一個「小眾推薦項」。而「三叉戟」這根無氧銅線材的問世,讓黑海皇的聲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是我在上海展時發現的意外之喜,促成了我購入黑海皇的這一決心。

那肯定會有人說,還得額外花3990元買一根升級線,這不冤大頭嗎?其實黑海皇原本的配線就是一根「升級線級別」的線,你可以用作他用、也可以選擇不去購買這根三叉戟,畢竟風格有所區別,而三叉戟這根線的存在,是讓黑海皇的聲音更具修養、更往「中正」去靠攏一點的,注意這裡我不是在表達黑海皇中正,而是說三叉戟的線帶來的一個提升方向。另外,根據我這些年的觀察,其實很多純聽人聲的用戶對於高頻的極限延展、大動態、以及聲場縱深的要求並不高,他們有時候也會把能量淤積感當成是氛圍的一部分,雖然這些話挺起來挺冒犯的,但我也只是說個自己的經驗之談罷了。

先拋開兩根線的區別,講講黑海皇的聲底部分。

負責任地說,黑海皇的部分素質是達到了耳塞中的極限的,尤其是【全頻段的密度】和【飽滿型的巨大聲場】。前者自然好理解,但這個高密度是建立在非常「平衡」的銜接處理上,我這裡強調是平衡、而不是均衡,因為很多多單元的耳塞會給人「某部分頻段能量感更集中」的感覺,但是黑海皇的三頻分布、結像的形體感呈現、聲音能量感的發散情況都是很均勻的,共同點就是紮實、沉穩,混響的分布也是高中低頻均涵蓋得比較自然,一耳朵的好氛圍、一耳朵的厚密感,這一點對於我個人審美而言是非常討喜的,那如果你本身喜歡帶點銳度、線條偏小的塞子,那麼黑海皇應該不是你的菜了。

對於聲場的營造,就隨身產品而言,我一直更喜歡一個「填充型」的表達,也就是結像要豐滿、聲場內部的元素要在聽覺上顯得豐富一些,不喜歡過小的結像、偏空曠的那種空間回放,但有時候因為人耳的掩蔽效應、或者錄音本身的特性,飽滿型的聲場反而會給人一種聲場內部元素堆積、聲音擁擠的感覺,但黑海皇在這一點方面處理的極好。黑海皇它偏厚、偏大的結像形體感,建立在了層次感能拉開、本身的硬規模也足夠大的前提下,雖然說總體還是一個邊界感較為清晰的聲場,但它其實優勢恰恰是Live類的曲目,空間混響的回放很充沛、音浪感夠強,我經常拿黑海皇聽張學友、張敬軒的各種Live停不下來。

在人聲音色方面,黑海皇的關鍵詞就是【醇厚】,而且這個醇厚並沒有削弱它演繹女聲的毒性,雖然說它在聽一些輕快活潑的日系ACG女聲時確實少了點活潑感,但它的優勢就是把不同類型的人聲都表達出屬於它自己的那份厚潤感,尤其是適合港台抒情、爵士、民謠類的曲目,人聲的氣息有一種撲臉的清晰感,喉音部分的顆粒感暈染十分撩人。如果是在標配線的表達下,人聲的低音部分會稍顯淤積、更加厚實,我更喜歡三叉戟這根無氧銅線的人聲,那種極高的密度被「化開」了一些,氣息也吐的要更遠一些。但注意一點,黑海皇本身是保留了輕微齒音的,在高階器材里,齒音往往是必留項而不是必砍項,大家可以通過搭配的方式削弱齒音的聽感,但它的齒音本身控制的也算不錯就是了,達不到刺耳的程度。

不論是原線還是三叉戟線,黑海皇的兩端延展都沒有給人特別「極限」的感覺,它更注重在基音的部分做到紮實、高密度,極低頻的表現要優於極高頻一些,也能夠讓它勝任一些OST曲目、或者重口味一些的金屬、搖滾。三叉戟這根線的低頻會稍顯輕盈、但紋理細節更足一些,但我更喜歡的是它的高頻其實並沒有傳統銅線的HUFI感,而是具備很好的向上延伸程度的,也把黑海皇的聲場縱向高度拉的更開了一點。如果你要問我它能不能聽古典,我認為基於三叉戟這根線的前提下是可以的,而且是偏大編制一些的「古典俗曲」,比如馬勒2、德9這種類型,聽室內樂、或者一些Solo的時候,黑海皇的聲音確實是紮實遠大於了活潑,高頻鮮活度不夠,銅管樂可能尚可,但是木管、小提琴的表現就顯得缺乏光澤度了一些、速度感也不強。但你要說在低頻力度、空間感、大動態表現上,其實黑海皇的這些素質表現即便放在三萬檔也是優秀的級別。

在搭配特性上,黑海皇本身是一個不怎麼吃推力的東西,據官方說目前是AK用戶居多,那確實AK家族普遍精緻的音色確實和黑海皇是互補的,那我個人而言也會喜歡用P6pro這種R2R機器、或者金磚2這種和它「互相促進」的機器,來進一步把它的韻味釋放得更開一些。我個人並不建議搭配類似R6Pro2、山靈M7這種接近監聽還原向的播放器,並不能夠在中低頻的部分處理好黑海皇的能量淤積感、而且會削弱原本的韻味。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驚喜的組合,那就是近期的山靈M9Plus,它居然是我聽過把黑海皇的高密度「化開」的程度最好、還完美保留聲音厚潤感的一台機器。

印象中我很少寫一個耳塞能達到這個篇幅了,我也可以在結尾大方表示這是一篇比較主觀的、我個人視角比較多的文章,這確實是一副我平時除「參考級設備」以外我會願意拿來聽聽人聲、爵士的塞子。我大部分的文章其實想的是更多地從「廣大用戶」的視角去審視一個塞子,雖然我也這麼做了,但不論是黑海皇的美譽度來源、還是我自己潛水的諸多交流群的話題度,它依然是一個原音再現家「粉絲向」的作品,沒有打入到太廣的發燒友視野里去。但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們未來在線下門店或者展會上看到一根搭載了黑色編織線的黑海皇,可以再給它一次機會聽聽看,雖然可能已經快賣完了,也是這根升級線的誕生讓我有了提筆的想法,它雖然還是沒有得到大範圍的話題度,卻讓我感受到了原音再現這些年的審美累積、進化,以及和我的部分聽歌口味產生了碰撞。原音再現的產品可能從來都不是同價位最「強」的,但在它自己的領域裡,它確實是達到了一個極致的程度,需要考慮的,無非就是它的風格戳不戳你胃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365060b64d2f6b61f38b0532b1b6b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