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為什麼必須要走出國門?

2022-09-22     嘟嘟國漫

原標題:國漫為什麼必須要走出國門?

雖然現在套路化的國漫越來越多,看十幾部作品就跟看一部作品似的,但是觀眾們對國漫的期待,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降低過。

拳打美漫,腳踢日漫,完虐韓漫,走出國門,發揚光大……

但是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非要讓國漫走出國門?

有人說,國漫前後已經一百年歷史了,之前也有過輝煌的時候,這麼多年的傳承,對它有較高的期許,走出國門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有人說,國漫是宣傳中國文化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能夠很好向全世界輸出中國文化的精彩之處。

他們說得對嗎?

很對,特別對。

但是,實現起來容易嗎?

很難,特別難。

首先是國漫的輝煌,國漫最輝煌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是人才不拿金錢來衡量的時候。那時候不管是哪個領域哪個行業多高水平的人,邀請來做動畫,收入差距就不會太大。

而且,不管動畫做得好與壞,最終產生的收入能不能覆蓋成本,都會努力讓動畫組維繫下去。

正因為如此,那些老前輩們,反倒有足夠的精力用在打磨動畫質量上,從引據考證,到細節打磨,把動畫當做藝術去做,自然也就出現了一批永流傳的經典作品。

現在呢?

首先是人才,一個人如果在動畫領域展示出來過人的才華,老闆給他加不加錢,加多少錢呢?加錢再多,能有遊戲公司給的錢多嗎?

如果不是對動畫真的熱愛,還能憑藉什麼能夠留住人才們呢?

其次是營收,大多數動畫公司,起初基本是幾個熱愛動畫的人攢起來的小團隊,他們可以為愛發電一陣子,但是他們能為愛發電一輩子嗎?總是要考慮產出的。

至於那些一開始就是有老闆投資的動畫公司,營收更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動畫質量,觀眾反饋,這些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虧錢才是最主要的。

為什麼那麼多動畫都愛改編網文?為什麼那麼多動畫電影都愛改編神話?

就是因為這些題材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能夠做出最大程度保證老闆不虧錢的作品,甚至還可能衝出一兩部黑馬大賺一筆,從盈利的角度來看,他們當然要選這種作品了。

他們想走出國門嗎?

想,確實想,畢竟哪個老父親不想自己的兒女出人頭地呢。

但是,想讓兒女出息,起碼得保證兒女能健康活下來吧?

想要憑藉這種流水線出來的作品去走出國門,想想看也知道難度有多大……

然後是文化輸出。

國內的動漫市場,已經被日漫輸出了很多年了,甚至有一大部分漫迷深受日漫中所傳達的觀念所影響,認為日漫中的日本就是真實的日本。

但是,他們是輸出的文化嗎?

不,他們是輸出的作品,通過作品輸出了他們想要傳達的文化。

只說文化輸出,哪個國家願意讓你輸出?

那叫文化交流,那叫作品交流。

什麼是交流?

拿自己頂尖作品,或者拿對方熟悉作品的創新,尤其是別人做不出來的那種,繞著圈的展示一遍。

然後和他們說「我是這樣那樣做到的,牛吧?」

接下來他們才會更想了解,你是如何做到這麼牛的,然後潛移默化受到影響,接受一些「輸出」。

這就繞回了第一個問題,憑藉現在那些收回成本都難的製作,怎麼保證能夠在裡面加入足夠多的新元素呢?

難,非常難。

國漫為什麼必須要走出國門?

國漫在娛樂這個大板塊里,只是一個被各種大佬碾壓欺負的小弟弟,尤其是在影視這個大哥面前,演員的日薪,就能吊打絕大多數國漫的營收。

收錢的事,都讓多金的大哥大姐們來,充當門面的事,就讓國漫這個又窮又慫的小弟來,還要給國漫捧出來一些高高的帽子,讓它不得不這麼去做,似乎不走出國門,就對不起家長多年的栽培一樣。

這合適嗎?

我們對國漫的期待,一直以來都太高了,不用走出國門,能走近國內觀眾的心門,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

就像老師家長經常對孩子期望的,「你一定要考上清華北大」。

讀書,是為了誰讀?是為了什麼而讀?

清華北大,是我想進就能進的嗎?

一切拋開事實談結果的期許,都是耍XX!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14a5d8d0eea19319327d40d09b707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