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漫很少有校園題材作品?

2022-08-03     嘟嘟國漫

原標題:為什麼國漫很少有校園題材作品?

如果這幾年一直在追國漫的話,不難發現,國漫的題材越來越趨於同一種了,那就是玄幻修仙,主角開局就有金手指,然後一路開掛躺贏,反派智商基本上都不在線,被主角完虐。

而大家在日漫中經常看到的校園題材作品,在國漫中可以說是基本上看不到,為什麼國漫很少有校園題材的作品呢?

01.有過,沒了

其實之前是出過幾部校園題材作品的,如改編自漫畫的《愛神巧克力》,在播出之後,曾一度受到觀眾歡迎,但是熱度太高,播著播著就沒了。

而像《記憶U盤》這樣稍冷門一些的作品,到現在還能正常觀看,而且也不算特別收斂,但是因為熱度不夠,也一直沒有出現後續。

至於像《快把我哥帶走》這樣的作品,雖然和校園有關,但更多是家庭、朋友的故事,而且也不算太熱門,即便現在一直在周更,去追的觀眾也不是很多。

還有《女生宿舍日常》這樣又冷門又偏門的小眾中的小眾作品,沒有人注意到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也不會有人留意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精靈夢葉羅麗》雖然和校園有關,但是主要活動場景基本不在校園當中,而且作品受眾也不是期望出現校園題材動漫的那些觀眾,所以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火。

至於想要看到像日漫校園題材那樣,演繹一些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我們校園中的故事,這幾年是想都不要想了。

02.為什麼不能有

有些人也會好奇,為什麼引進的日漫可以出現某些內容,但是國漫自己做就不可以呢?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裡,引進的日漫和國漫是兩套審核標準,國漫的審核標準不確定性更高,國漫因為某個畫面,某段劇情而下架的事情並不少見。

而日漫因為管得比較松,某些平台在引進日漫的時候,內容尺度的選擇也越來越寬,最終「玩火自焚」,把日漫審核標準也拉高了,甚至嚴格程度不弱於國漫。

很多人對於國漫不能有校園題材的爭議在於是「保護」,還是「過度保護」。

我們都知道,讓中小學生在校園題材中看到一些不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行為,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也能理解校園題材的審核標準會相對比較嚴格一些。

但有必要什麼內容都不讓他們看到嗎?是不是保護有點過頭了呢?

還有人建議,直接把動漫受眾按年齡分層,讓中小學生看不到不適合他們年齡段的作品。

雖然很多觀眾都希望能有這樣的結果,但想要實現,實在是太難了。

比如,父母一直在旁邊玩手機,然後告訴孩子「這是大人才能玩的東西,你絕對不能碰」,孩子會怎麼想。

比如,父母煙酒都沾,然後告訴孩子「你還小,絕對不能碰這種東西」,孩子一個人面對這種東西的時候,會怎麼想?

同樣,一部動漫,哪怕父母再三叮囑孩子,「你還小,不能看這種動漫」,孩子就會聽話照做完全不看嗎?

很難吧。

父母都做不到控制好自己的「慾望」,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去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呢?又怎麼會把孩子學了某個動漫動作的錯歸在自己身上呢?

沒有這種題材的動漫,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保護了絕大多數不能控制自己的小觀眾。

如果出現不適宜的內容,父母能給他們好的引導嗎?他們自己能分辨動漫的好壞嗎?

也挺難的吧。

而且,我們也不能只注意到日漫校園題材有多豐富,我們也要注意到,日漫的校園題材,對他們的中小學生,造成過哪些影響,是吧。

對於一個有自主判斷能力的人來說,想要看什麼題材的動漫,基本都能自己找到,對於沒有自主判斷能力的人來說,給他們看一些「無害」的動漫,會更好一些,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ef84caf6f4029ded7605e13ae075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