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若全面「封城」,電子供應鏈恐將癱瘓

2020-03-19     國際電子商情

新冠疫情進入全球性爆發階段!目前,全球已至少有3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除了歐美國家緊急「封城」之外,全球製造業重地——菲律賓、馬拉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相繼宣布封城,這將給電子元器件供應端帶來挑戰。

菲律賓:MLCC重鎮封城30天!

近日,菲律賓12日宣布首都馬尼拉自3月15日起「封城」(社區隔離)30天,往返馬尼拉的海陸空所有交通都被暫停。據了解,首都馬尼拉擁有菲律賓既有的8個機場中最主要的3個機場。

MLCC產能將受到重創。菲律賓是日韓廠商MLCC重要製造基地。村田、三星電機和太陽誘電均在菲律賓設有工廠,其中村田和三星電機在菲律賓的MLCC產能比重高達15%和40%,加上菲律賓1月以來的火山爆發對航空運輸的限制,業界紛紛對後續MLCC的供應表示擔憂。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村田和三星電機的MLCC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汽車、工業、醫療等高端市場,村田和三星電機停產、停運,將對高端MLCC市場造成衝擊。

村田MLCC全球月產能約1500億顆,除了日本和菲律賓(15%)的產能外,其餘分布在中國無錫(40%)、泰國和新加坡;三星電機MLCC全球月產能約1000億顆,除了菲律賓占比40%外,其餘分布在韓國釜山(20%)和中國天津(40%)。

不過樂觀的是,日本、台灣和大陸MLCC廠商的高端擴產產能幾乎在2019年底和2020年年開出,且大部分廠房位於中國大陸,可一定程度緩解緊缺危機。國巨MLCC產能在中國蘇州(70%)及台灣地區,東南亞非常少,推動二次漲價的幾率削弱。

馬來西亞:電阻集中地停產14天!

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宣布封城30天後,馬來西亞17日宣布自3月18日至3月31日全國封城14天。公告顯示,除了必要的民生、運輸及公共設施外,境內企業和工廠都要求停工兩周。

·電阻產能受到波及!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馬來西亞是日、台系企業電阻產品的製造重地,其中尤以台灣電阻廠商為重,華新科技、旺詮(奇力新旗下)很大比例的電阻產能在馬來西亞。除電阻產品外,日本村田(電感、MLCC)、Nichicon和Nippon Chemicon(鋁電解電容)和松下(固態電容)都有產能在馬來西亞。

旺詮在馬來西亞主要生產常規型電阻,其產能占自家電阻總產能的50%左右,影響明顯,但因目前大陸崑山、湖南廠稼動率已回升,可一定程度緩解緊缺難題。華新科技在馬拉西亞的工廠主要生產車用電阻,此次停工前稼動率已經滿載,預計停工兩周對其影響較大,期待其他地區產能「接濟」。

在電感方面,日本村田和千如在馬來西亞設有電感工廠,但因全球電感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且需求端疲弱,《國際電子商情》判斷其價格波動不會太明顯。

在鋁電解電容方面,2018年初,尼吉康對插腳式和螺杆式鋁電解電容所有型號領漲5%。鋁電解電容主要應用在工業、汽車、家電、照明、消費電子等領域,歷來漲價幅度遠不及電容電阻,預計此次漲幅有限。

·封測、CPU產能或受影響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後端半導體製造中心,英特爾、英飛凌、日月光、ST等知名半導體公司均在該國建廠。2018年前後,蘇州固鎝、通富微電、華天科技三家中國半導體廠商先後宣布併購馬來西亞的封測廠。

外資企業紛紛入駐,得益於馬來西亞政府對外資持鼓勵和開放的態度。2010年,馬來西亞政府自推行經濟轉型計劃,出台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外資鼓勵政策。其中,機械設備及零部件、電子電器、醫療器械等行業的外商投資者可持有100%的股權。

如上表,中國大陸的3家廠商主要通過收購當地封測廠進入馬來西亞,而日月光、英飛凌、ST等國際半導體大廠在馬來西亞的製造業集中於汽車和工業等高利潤領域。除此,全球晶圓製造大廠——環球晶在馬拉西亞設有6寸晶圓廠(另兩座6寸以下晶圓廠位於中國崑山和台灣地區),此次馬來西亞封城,將對相關企業產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業界已傳出6寸晶圓開始漲價的消息。

除此,英特爾的處理器(CPU)在馬來西亞當地有後段的產能(約占總CPU後段產能的50%),這或許會讓本已處於缺貨狀態的CPU產品「雪上加霜」。不過,據悉目前,伺服器ODM廠商大致備有2-3周庫存,不至於「揭不開鍋」,但《國際電子商情》認為具體影響還得看馬來西亞14天後疫情的走勢。

越南和印度暫未封城,但仍有隱憂

隨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相繼封城,越南、印度等其他東南亞國家是否也會進入「戒備」狀態,業界對此表示擔憂。根據《國際電子商情》對越南和印度等國家的電子產業梳理得出,一旦出現封城或交通停運,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印度

印度是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智慧型手機相關產業的製造地,同時又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特指手機)的主力消費市場。隨著富士康和緯創集團的入駐,iPhone和iPad的一部分產能均在印度完成。

除此,中國主要手機品牌如華為、小米、OV,以及韓國三星均在印度設廠或銷售中心,若疫情在印度的蔓延程度不斷加強且不得不「封城」,將對電子產品的供應端和需求端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根據IDC發布的《2018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報告》顯示,來自中國的小米占了整個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28.9%的份額,成為該年度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另外,在印度手機銷量TOP 5排名中,中國品牌占了四席。可以預見,疫情在印度市場對手機需求端的影響恐將大於供給端。

·越南

越南因正在處於勞動力紅利期,加上越南政府各項招商引資政策的刺激,吸引了全球諸多大型電子製造企業入駐,其中不乏富士康、仁寶、光寶科技等台灣EMS工廠。

除此,英特爾的IC封測已經駐紮越南。中國大陸處於手機供應鏈上的關鍵元器件公司如立訊精密、歌爾聲學、藍思科技等或收購或建廠,陸續開進越南。

越南和印度製造業的相似之處在於,集中於智慧型手機產業鏈,不同之處在於,印度更側重於手機終端產品的組裝和生產,而越南更側重於關鍵零部件的製造。一旦這些東南亞國家「封城」,全球智慧型手機產能將受到重創,5G手機普及進程將被再一次拖慢。

除此還有泰國、新加坡、印尼等國家,也是電子產業製造業重地,當前疫情蔓延趨勢不可預測,後續影響仍待持續觀察。

小結: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電子供應鏈的節奏,全球性爆發更是加劇了供應端的產能壓力,東南亞國家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電子製造業重地,一旦受到波及全球產業鏈恐將面臨癱瘓。不過,在當前需求端和供應端均不景氣的前提下,供不應求的幅度將有所緩衝。供應鏈需緊密關注行業動態,做好風險預判,為下半年疫情後的「報復性」回復做好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tlb8nABfwtFQPkd5G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