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台金礦爆炸22名工人被困:事發30小時後涉事企業才上報,工友祈禱都能生還
楚天都市報特派記者劉毅 曾凌軻 統籌:劉孝斌
1月10日下午2時許,山東省煙台棲霞市西城鎮正在建設的笏山金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今晚,楚天都市報記者趕到事發地看到,通往現場的路上白雪皚皚,救援工作正在冰冷的天氣中連夜展開。
據現場救援指揮部發布的消息稱,涉事企業直到11日晚上8時5分才向棲霞市應急管理局報告事故,存在遲報問題。
本報記者奔赴事發現場
今晚,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棲霞市西城鎮笏山村看到,在常青街進笏山村路口,多名交警在維護交通秩序,救援車輛不斷進入現場。在村裡,救援人員和車輛在金礦外待命,一條土路從村裡通往礦井。在發生事故的井架旁,應急指揮車正在指揮救援。
記者了解到,井架是用作吊罐籠。罐籠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類似於電梯。但由於爆炸事故,此處的罐籠已經不能正常運作。在井架下方,救援人員正在用一根大管子伸入地下。救援人員表示,這正在往井下通風,強制送氧氣。
笏山金礦幾里外的地方就是笏山村。村民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礦工一般吃住都在礦井上,到村裡來的次數並不多,因此村民跟這些礦工並不熟悉,只知道多來自外地。
「他們夏天到村裡來的次數多一點,有時來買煙和酒,有時在村裡小廣場上溜達兩圈。礦工多是年輕人,聽他們說方言,判斷不出是哪裡人。」村民盛婆婆說,出事那天村裡並未聽到響聲,她是看到村裡有公安阻攔外界車輛進山才知道出事兒了,「可能是因為爆炸發生在井裡,所以聲音沒傳過來。」
工友祈禱被困者都能生還
一位曾到過該金礦的礦工向楚天都市報記者介紹,那裡的礦工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就構造而言,金礦基建一般是先由井口往地下打豎井,達到礦藏所在位置再橫向開拓,這段水平空間就是所謂的「中段」。隨著豎井不斷深入,中段所在的深度也越深。每個中段都會形成工作區域,內部裝有有線電話。平時工人通過井通梯子間和罐籠上下通行。
據通報,現在這些設施均被破壞。該礦工表示,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最有可能為一氧化碳。
五彩龍投資公司在笏山有主礦和副礦兩個礦。在主礦工作的一礦工向記者表示,副礦出事後,主礦也停工了,目前還在等通知是否繼續開工。
這些礦工向記者介紹,主礦的罐籠是4.5平方米,分為兩層,一層站人一層裝貨物,向下輸送人員和物資。就礦井來說,一個中斷一般有五六米寬,高度也不等。「就算一中段發生了爆炸,五六中段仍是獨立空間。一般礦井下有自救器,是可以過濾有毒氣體的便攜設備,能抵擋一段時間的有毒氣體。另外,礦內一般還有地下水,所以被困礦工仍有生還的可能。」礦工們說,希望被困的工友能全部生還。
320餘人正連夜進行救援
今日上午,煙台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孫樹福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0日下午2時許,笏山金礦井下「一中段」(離井口240米)發生爆炸事故。事發時,「一中段」無作業人員,「六中段」(離井口698米)作業人員13人、「五中段」(離井口648米)作業人員9人。爆炸導致井筒梯子間損壞、罐籠無法正常運行、通訊系統損壞,井下22人被困。
孫樹福稱,至今日上午10時,山東煙台一共調集9支專業隊伍和市消防救援支隊320餘人救援隊伍,及各類機械、設備70餘台套,鑽機、鑽杆等大型救援設備已安裝運行,井筒鑽杆已下探到396米。
國家應急管理部、山東省等有關領導連夜趕赴現場,成立了省市縣一體化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現場救援、技術專家、後勤保障、媒體聯絡、事故調查、礦工家屬接待、醫療及疫情防控7個工作組,緊張有序展開救援工作。
據悉,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8月16日,概算總投資39580.1萬元,其中上海久莊企業管理公司占50.15%股份,山東招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占34.85%股份,山東核工業二七三地質大隊占15%股份。公司於2016年2月18日取得笏山礦區金礦採礦權,目前,笏山金礦處於基建期,主井副井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貫通工程。公司現有職工50人,其中外來施工人員42人。
涉事企業遲報長達30小時
按照煙台市發布的情況通告,笏山金礦發生爆炸是在1月10日下午2時許,但是直到11日晚8時5分許,涉事企業才向棲霞市應急管理局報告有關情況。11日晚9時45分,山東省委才接到報告。
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一章第四條規定,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第二章事故報告中第九條明確提到,事發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於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網上多位網友明確指出,1月10日下午發生的事情,棲霞市應急管理局1月11日晚上8時左右才接到報告,涉事企業明顯存在遲報。
對此,煙台市應急局管理局局長孫樹福稱,事發後,涉事企業迅速組織力量施救。由於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直到1月11日晚8時5分才上報,確實存在著遲報問題。
通風排出有毒氣體才能下井救援
事故發生近48小時,救援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技術專家組組長、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修國林表示,由於炸藥爆炸在離井口240米的一中段,造成井筒裝備部分損壞,原有井筒內的通風、安全出口、通訊等設施遭到破壞。基於這種狀況,目前最主要任務是把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排到地表,再派遣救援人員清理井筒障礙物進行施救。
修國林表示,現已採取兩條措施同步推進:一是從井筒內下放一條通風管,現已下放到離井口396米,有毒氣體正從井口排出。二是製作簡易吊桶,慢慢下放逐漸清理井筒障礙物,下一步救援人員逐步到達井下施救被困人員。
修國林說,為防止發生救援人員的次生災害,救援人員全部佩戴了正壓氧氣呼吸器、安全帶等防護措施,隨時檢測有毒氣體的濃度,保持通訊暢通,一旦有異常情況及時升井。
事故是否有更多救援方案和舉措?技術專家組成員、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宗文表示,為儘快打通生命通道,積極組織井筒修復,從全國調集大口徑、大功率的先進鑽孔機,計劃同時從地面施工3條救生孔,既能解決通風問題,也能通過該孔解決給養問題,及時了解井下工人信息。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