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睿
近期,有一款軟體非常火爆,
它就是ChatGPT。
問世僅僅兩個月,
就有超過1億的用戶。
ChatGPT是一款AI聊天機器人,
但它能做的事情,超乎想像。
在SAT(美國大學入學測試)中,ChatGPT得了1020分,超過了48%的人類考生。
有調查顯示,美國有89%的大學生用ChatGPT做作業,還有人用ChatGPT寫學術論文。對此,很多大學都下令封殺了ChatGPT。
甚至,ChatGPT能通過谷歌年薪18.3萬美元的編程面試。
這一切的一切,讓人不禁擔心:ChatGPT這麼厲害,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哪些領域可能被取代
人工智慧產品大放異彩的領域,也就是在未來即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區域,它們通常會具有以下幾類特徵:
1.大規模重複性的勞動。
大規模重複性的勞動是人工智慧首先取代的一類職業。
因為這一類勞動崗位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有限,更多的是對體力和熟練度的要求,因此也成了人工智慧首先替代的行業。
農業上的自動化實時灌溉系統和自動化收割系統,工業上的流水線組裝機器人,乃至快遞行業現在使用的自動化分類系統,無不體現著人工智慧在這一類勞動中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2.嚴重依賴以往的經驗。
這一類行業通常被我們稱為「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典型代表是醫生。從業者多是依賴自己長期以來積累下來的經驗工作,因此這一行當中的從業者水平往往差距較大。
人工智慧中處理這一類問題的分支通常被稱為「專家系統」,通過利用神經網絡等技術學習從業者積累下來的經驗,人工智慧也已經有了不小的成果。
但目前受限於倫理和責任歸屬等問題,人工智慧依然無法完全取代醫生的角色。
3.工作環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安保、排爆、礦業勘探開採等具有危險性的行業,在未來也會漸漸被人工智慧取代。
原來在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得還不完備的時候,機器人只能取代人工的某一步功能,如之前的排爆機器人等。但在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機器人的智能也在飛速提高,在很多情況下機器人已經完全取代了人力。
未來的人類可以做什麼
對於未來職業發展的趨勢,人機耦合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現如今的人機耦合,大致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人和機器無主次地完成某一項任務;另一種則是機器輔助人來完成要做的事情。這兩種形式在未來也將是人機耦合的主流形式。
儘管現在大部分行業人力資源成本依然是要比計算機資源成本便宜,但在未來,面對這些工作,人力一定是最昂貴的,也是最低效的。
因為人在年輕時達到體能和智力的巔峰之後,身體機能逐漸退化,而經驗卻一直在增長,這種增長的經驗讓人類可以持續地保持著競爭的優勢。
但人工智慧打破了這一點,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經驗成了一個低門檻的、可以被分享利用的存在。而體力更是人類相對於人工智慧的天然劣勢。
在未來,人類的職業或者說人類可以做的事情只有兩類:
一類是管理的工作,即管理人工智慧,使得它們按部就班地按照我們事先設定的意圖工作;一類是創造性的工作,如音樂、繪畫、寫作等。
儘管人工智慧在這些領域依然有所涉足,但人對自身細膩情感的表達和無中生有、開創性思維的發散能力依然是依靠經驗學習的人工智慧無法追及的。
關於AI到底能不能代替人類?
對此,有網友表示:
你的崗位難以被替代。
因為,
背鍋,才是人類的核心競爭力
圖片來源:愛奇藝《狂飆》劇照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即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N個職業》,作者李睿,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