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居住的小區,可能影響孩子35歲後的收入?

2023-08-14     京城教育圈

原標題:你所居住的小區,可能影響孩子35歲後的收入?

你是否曾經想過,現在居住的小區,會對孩子未來的收入產生影響?剛剛,「居住小區或可預見孩子35歲後收入」衝上了百度熱搜榜。

近日,美國經濟學博士塞思·史蒂芬斯-戴維多維茨(Seth Stephens-Davidowitz)用大量的數據分析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未來成功率的影響,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小得多。而真正能夠影響孩子未來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所居住的社區。

"

基因因素對孩子未來收入的影響比養育方法的影響要高出2.5倍。

"

這個驚人的結論來自於塞思的新書《別相信你的直覺》。

塞思表示,「用數據代替直覺做出更好的決策」。於是,用數據說話的他,得出了一個讓我們意外的育兒結論:

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包括教養方式、興趣活動選擇、學校選擇等,對孩子成年後的收入影響,比我們以為的要小很多。相比之下,基因對孩子的影響要遠大於後天教育。

根據作者的研究,基因因素對孩子未來收入的影響比養育方法的影響要高出2.5倍。為此,塞思提供的一個證據是美國家庭曾經收養的三萬個孤兒。經研究發現,孩子在何種家庭成長對他們的未來影響很小,無論他們是在同一個家庭成長還是被分開撫養。

當然,塞思也提到了一種例外情況,即財富的極端情況,比如父母是超級富豪。這些父母可以通過捐贈大筆資金給頂級大學,為孩子提供機會,並安排他們成為未來公司的接班人。然而,對於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孩子的出類拔萃幾乎不取決於父母的努力。

塞思通過數據統計告訴我們,孩子在出生的第一年裡,家長就要做出很多決定。然而,其中只有一個決定對孩子未來的影響非常大,那就是家庭所在的位置。

換句話說,在育兒這件事上,想要提升孩子未來成功的機率,家庭住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父母選擇在哪個社區、或者與什麼樣的人做鄰居,這一個決定占到了家長對孩子所有影響力中的25%。

"

塞思的研究結論,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拉吉·切蒂(Raj Chetty)研究結結論大體一致。

切蒂團隊利用了美國國稅局提供的所有美國納稅人的數據,從中獲取了每個孩子父母的納稅記錄、童年居住地和成年後的收入情況。

切蒂團隊通過調研和數據分析發現,父母選擇在哪個社區、或者與什麼樣的人做鄰居,這一個決定占到了家長對孩子所有影響力中的25%。如果家庭從一個社區搬到另一個社區,孩子的成長環境會有所不同,而這也會對他們未來的收入產生影響。在排除了家長因素的情況下,切蒂團隊得出結論:如果將家庭從全國平均水平的地方搬到西雅圖,孩子長大後的收入將提高11.6%。

同時,切蒂團隊還觀察到社區成員的性別在對下一代的影響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雖然這些關係並非因果關係,但確實存在相關性。

總之,決定孩子成功的要素有很多,住在哪裡,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影響要素。畢竟,生活在優質小區的孩子更容易結識到優秀的同齡人和家庭,他們之間的交往和互動可以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此外,社交環境還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人際關係能力的發展。

"

社區里有三個主要因素能夠影響孩子未來收入:

  • 擁有大學學歷的居民占比
  • 父母完整的家庭占比(代表家庭結構是否穩定)
  • 歸還人口普查表格的家庭占比(代表父母是否靠譜、是否有熱情參與公共事務)

"

據了解,社區里的因素包括學校質量、居民收入、鄰居孩子的行為素質和家庭氛圍等。這些因素指向社區中的成年人,也就是孩子的家長。因此,社區的影響力與家長是否靠譜有關。這些因素都反映了社區里的成年人在孩子成長中起到了榜樣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們未來成功與否。研究還發現,社區成員的性別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同作用。比如如果社區里有很多女性發明家、醫生等職業人士,那麼女兒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和鼓勵。

塞思和切蒂團隊的研究成果,讓我們不禁要反思自己在育兒路上所做出的選擇和努力。

我們是否過於關注孩子在學習上和興趣上的表現,而忽略了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人際關係?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積極、多元化的成長氛圍?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天賦,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期望和壓力?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但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們並不能完全控制孩子的未來,也不能替代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幸福感和自信心,而不是他們的成績和收入。我們應該更多地支持孩子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潛能,而不是給他們施加過多的束縛和負擔。我們應該更多地與孩子溝通和交流,而不是對他們指手畫腳和批評指責。

總之,我們應該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價值。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鼓勵他們的努力,陪伴他們的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當然,是否能夠通過居住小區來預測孩子35歲後的收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社區環境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孩子的未來收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個人能力、教育背景、個人機遇等等。儘管社區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的成就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社區選擇與孩子未來收入之間畫上等號。父母在選擇居住社區時,應該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教育資源、社區環境、交通便利等等。同時,社會也應該努力減少「內卷」化現象,促進資源公平分配,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機會發展。

編輯|京教君

內容來源|綜合自海報新聞、熱點快報、果殼親子Guokr,由京城教育圈進行補充整理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中招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里,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8b00850d97ec8bc40b7e6bac6aada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