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城市更新工作高質量發展《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將於3月1日起施行

2024-01-16     大河網

原標題:助推城市更新工作高質量發展《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將於3月1日起施行

助推城市更新工作高質量發展《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將於3月1日起施行

大河網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月16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准的《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條例》為破解現實難題提供頂層設計

「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大規模、擴張式的城市建設方式已難以為繼。」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東在發布會上說。

城市更新工作體量大、情況複雜,在無直接上位法規定的情形下,亟需總結提煉固化成熟經驗,通過地方立法來引領、規範和保障城市更新活動,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據了解,《條例》共七章三十九條,其制定與老百姓的居住環境、生活品質緊密相關,為在新形勢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在現行法律框架內破解現實難題提供了頂層設計。

據介紹,《條例》立足鄭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明確城市更新的內容和要求,優化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完善更新改造的實施方式和程序,明確了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規定了系列激勵保障措施,對城市更新工作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作以規定,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魏東表示,下一步,鄭州市各級人大、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密切配合,切實抓好抓實《條例》的貫徹落實,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規定,合力推進《條例》落地見效,切實加大監督工作力度。

《條例》引領、推動和保障鄭州城市更新

「《條例》從城市更新基本原則、推進機制、更新要求、實施程序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引領、推動和保障我市城市更新工作。」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江濤表示。

《條例》確立了城市更新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與安全,遵循規劃引領的基本原則,明確城市更新應注重「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注重城市文脈傳承,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防範重大風險能力。

《條例》建立了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機制。鄭州市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級統籌、區級推動、專家指導」的聯動機制,健全周調度、月通報、季講評工作制度。由市政府全面統籌城市更新工作,區縣(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推進和監督管理本轄區城市更新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城鄉建設、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具體負責監督指導、規劃編制、土地供應等工作。

《條例》明確了城市更新應當堅持規劃引領。將城市更新工作的有關要求貫穿到城市更新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的編制中,通過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相關控制性詳細規劃引領城市更新項目實施。

《條例》加強城市更新政策保障,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活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授權市政府制定推進城市更新項目的行政許可辦理、用地安排、規劃調整、融資扶持等政策;二是在城市更新項目的資金支持、規劃指標、建築用途轉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辦理等方面給予保障;三是加強用地保障,對特定產業實施五年期的用地過渡期政策,支持存量工業和倉儲用地轉型升級。

四項工作機制推動鄭州市城市更新

鄭州市城鄉建設局局長蘇建設在發布會上介紹,經過近兩年的探索,鄭州市初步形成了「一支專業團隊、兩重統籌引領、三層政策體系、四級項目管理」的工作機制。

一是打造一支「高位推動、部門協作、專家幫扶」的專業團隊。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的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專班,各開發區、區縣(市)也都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專職機構,城市更新工作合力初步凝聚。

二是實施「城市體檢、專項規劃」兩重引領。堅持體檢先行,為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編制提供支撐。堅持規劃引領,組織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明確以「三區十片、兩軸多帶」為重點,推動鄭州市城市更新行動。

三是構建「1+2+N」三級政策保障體系。「1」是《鄭州市城市更新條例》,「2」是《鄭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鄭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N」是指相關的配套政策。

四是完善「三庫一單」四級項目管理機制。堅持系統化項目管理思維,建立種子庫、儲備庫、項目庫、推進任務清單的「三庫一單」管理制度。截至目前,鄭州市共有「三庫」項目699個,其中項目庫161個。

歷史文化保護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前提

在發布會上,蘇建設還介紹了「歷史文化保護」這一城市更新的重要前提。

據了解,《條例》第五條規定,開展城市更新活動,應當「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留本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延續城市、城區、街道的歷史肌理、建築特色風貌」。同時,在第八條中規定:「城市更新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繼承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城市建設與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近兩年來,我市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城市更新項目,中原區磨街文創園和金水區油化廠創意園是其中的代表。」蘇建設表示。

磨街文創園位於中原區華山路,是原鄭州三磨研究所所在地,也是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誕生地。「項目利用老舊廠房,融入現代設計元素進行更新改造,結合綠樹紅牆的輕鬆愜意環境,引入藝術及非遺展覽館、服飾、餐飲、娛樂等業態,打造了富有年輕煙火氣的青年活力聚集區。」蘇建設表示。

油化廠創意園位於金水區沙口路與黃河路東北角,是對原油脂化學廠老廠區的更新利用。通過「工改商」的方式,在保留老廠房既有建築格局的前提下,導入娛樂、餐飲、文旅等業態,吸引大量年輕人前往打卡、參觀、消費,形成了一個新的夜經濟中心,有效激發了存量低效資源活力,實現了工業記憶向文化創意的轉變,將舊空間打造成新地標。(李東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e8ee43e75bc9b94b76aa0af23539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