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蔣介石去世,宋美齡下令給蔣經國打鎮靜劑,現場無一人敢動

2024-08-06     花西亦花心

1969年的陽明山車禍後,蔣介石的身體就每況愈下,或許是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蔣介石特意把宋美齡和蔣經國叫到跟前,要他們手拉著手對自己保證,日後他們會像一對真正的母子一樣好好相處。

此時的宋美齡已有68歲,蔣經國也已55歲,這是蔣介石能為維繫兩人關係所能做的最後一次努力。

兩人在蔣介石眼皮子底下維持了幾十年的塑料母子情,當蔣介石這根維繫在兩人中間的繩,如他本人的生命一樣斷開,宋美齡和蔣經國的關係頓時成為台灣政壇的焦點。

宋美齡命醫生為蔣經國注射鎮定劑

1969年蔣介石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除了磕掉假牙外,蔣介石只受了一些皮肉挫傷。

蔣經國聞訊前來探望,得知蔣介石並無大礙後頗為萬幸,但是蔣介石卻沒有任何死裡逃生的喜色,只幽幽說了一句:

「車禍減我十年壽命。」

蔣介石一語成讖,自那以後身體就一直不大好。

1972年7月,蔣介石又患上了重感冒,染上肺炎,無疑又是雪上加霜,從此不得不依靠各種醫療設備來維繫最後的生命。

1975年4月5日,這一天是清明節,昏迷了數日的蔣介石在頭兩天突然奇蹟般甦醒過來,甚至精神大好,眾人欣喜萬分。

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個徵兆:迴光返照。

這日一大早,蔣經國就來到士林官邸向蔣介石請安,他發現父親精神尚佳,坐在輪椅上滿面笑容,不禁也十分欣慰,認為父親的病情已有起色了。

跟父親請完安,蔣經國準備離去,走到門前,蔣介石突然異常激動起來,指著蔣經國道:

「你你你——」

蔣經國愕然回頭,忙問父親還有何事,蔣介石慢慢平復下來,卻只道:

「你要好好保重身體。」

蔣經國鼻頭一酸,連忙應好,又匆匆回去處理公務。

卻不想,這成了蔣介石對這個長子人生中為數不多的,但卻是最後一次的叮囑。

夜裡下起了暴雨,雨夜的士林官邸燈火通明,進來進出的人全都行色匆匆,面帶惶色。

因為蔣介石的病情突然急劇惡化了。

從九點起,蔣介石臥室里,侍衛,醫生,護士全都亂作一團,對已經昏死過去的蔣介石進行全力搶救。

窗外雷雨交加,侍衛郭敦浦回憶起那晚,猶記得臥室里落地窗上的那個大窗簾,此前從來未曾掉落過,卻在那晚被風雨打落了,仿佛預示著什麼。

宋美齡面色蒼白地守在一邊禱告,不久,蔣經國和蔣緯國也都匆匆趕到。

蔣經國難以置信,明明父親傍晚還好好的,他哭得十分厲害,怒吼著讓醫生們立刻用電擊和強力藥物刺激蔣介石的心臟,把他救回來。

他已然失去理智,誰都沒法跟他好好溝通。

那邊的床上,蔣介石還在全力搶救,屋子裡蔣經國的哭聲不絕。

宋美齡已經搖搖欲墜,但是眼見著蔣經國哭得渾身發抖,幾乎要失去理智,便叫過隨身的醫師,讓他們去給蔣經國注射一針鎮靜劑。

卻沒想到這句話像個燙手的山芋一樣,在場的所有醫生護士全都面面相覷,面泛難色,最後竟無一人敢上前執行宋美齡的命令。

醫生一直搶救到11點,最終蔣介石的心臟還是停止了跳動,旁邊的儀器上一條平穩無波的白線,昭示著床上的人已經失去了所有生命跡象。

11點50,蔣介石確認死亡。

蔣經國當場崩潰了,他跪在蔣介石床邊,嚎啕大哭,他情緒十分激動,哭得幾度昏死過去。

一旁的內務科副科長李大偉也是滿頭冷汗,突然他又想起了什麼似的,連忙把蔣介石休息前取下的假牙,趁蔣介石的遺體尚有餘溫時,給他套上了。

因為屍體一旦發冷,那嘴巴就張不開了。

蔣介石是真的沒了,宋美齡這下也再也無法維持冷靜,也不記得要給蔣經國打鎮靜劑的事了,和蔣經國一樣痛哭出聲。

明爭暗鬥的母子關係

蔣經國生母是毛福梅,他跟宋美齡本就沒有任何母子情,礙著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只能捏著鼻子共處,在蔣介石眼皮子底下維持表面和平。

蔣經國對父親還算孝順,蔣介石希望這對母子關係緩和,不喜歡他們有矛盾,那蔣經國也能對宋美齡做出九分恭敬樣子來,事事不忤逆。

蔣經國表面溫吞,宋美齡性格強勢,蔣經國看似不爭不搶,實則步步掌握大權,宋美齡背景雄厚,又嗜權如命。

兩個都愛權又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人聚在一起,就算表面再母慈子孝,也註定了他們永遠只能是塑料母子情。

兩個人「其樂融融」了大半輩子,到了蔣介石暮年,就不太能端的住了。

儘管可能會造成宋美齡和蔣經國關係破裂,但是一些問題也終究不得不擺到檯面上來了。

那就是蔣介石死後,誰能掌控大權?

毋庸置疑,那肯定得是蔣經國啊,雖然老蔣前半輩子對這個大兒子不冷不熱的,但是畢竟血濃於水,不選自己親兒子還能選誰?

但是野心極強的宋美齡,以及她背後屹立的孔家也容不得自己被忽視。

宋美齡身為母親,當然不可能親自上陣跟兒子爭權,於是她和孔家推出了一個代表,替自己跟蔣經國去爭一爭。

這個代表就是孔令侃。

可是孔令侃實在差勁,這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跟在西伯利亞打了幾年鐵,磨鍊得心機深沉的蔣經國實在沒得比。

蔣經國表面看似忠厚,一點也不傻,他心裡門兒清孔令侃背後到底是誰,他對孔令侃處處針對,孔令侃乾的蠢事兒,倒是在蔣介石眼裡全把蔣經國襯托出來了,也使得蔣介石對孔令侃更是厭惡。

宋美齡愈發看蔣經國不順眼了。

宋美齡為什麼會選這麼一個方方面面都不行的蠢材當代表呢?

也不是她想,但凡她最器重的侄女孔令偉是男兒身,或者宋美齡自己有個一兒半女,那就肯定不會選孔令侃了。

可惜孔令偉就算再爺們兒,終究也是個女兒家,撐死了也只能在蔣府噹噹大管家,摸不到核心政權,而宋美齡自從第一次流產後,一輩子都沒有生育。

孔令侃之母宋靄齡,是跟宋美齡關係最要好的大姐,也是促成了宋美齡跟蔣介石婚事的最大助力者,她的長子若能掌權,當然對宋美齡是極有利的。

所以即便孔令侃再不成器,宋美齡也得用盡一切手段把他推上高位。

宋美齡要幫孔令侃從蔣介石手中討要「行政院院長」一職,可惜蔣介石心裡早已屬意蔣經國,

對於宋美齡的枕邊風,蔣介石也罕見地沒有表現出平日裡的千依百順,而是不容插手的堅決。

宋美齡不依不饒,蔣介石也怒了,他當下就放狠話:

「如果一定要孔令侃當行政院院長,那我就不參選。」

宋美齡悚然一驚,她拚命想把孔令侃扶起來不就是為了權嗎,現在蔣介石都不願意了,這直接影響到的就是自己啊。

面對蔣介石的威脅,她只好作罷,兩人關係也僵硬起來。

蔣經國對後母的背地裡的動作也是一清二楚。

尤其到了蔣介石病情晚期,沒有人比蔣經國和蔣介石的醫療團隊更清楚,宋美齡在蔣介石的病情上拖了多大後腿,甚至她的操作,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蔣介石的衰竭。

蔣介石臥病期間,蔣府事務掌握在孔令偉手中,孔令偉長期伴隨宋美齡左右,備受蔣宋兩人寵愛。

因為略懂醫學知識,所以孔令偉平時偶有插手蔣介石病情。

她不管就罷了,偏偏一插手還都是要命的節骨點。

好心辦壞事的宋美齡

1960年初,蔣介石導尿困難,排尿疼痛,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肥大症。

榮民醫院泌尿科主任鄭不非,原本對治療此病很有把握,但是宋美齡自幼在西方接受教育,對西方有種固執的迷信。

她認為做這種高風險的手術,還是國外的醫生和技術更有保障,於是經孔令偉引薦,她們找來了一個叫亞歷山大的黑人醫生取代鄭不非為蔣介石開刀。

但是手術極其失敗,術後蔣介石的症狀更嚴重了,因為手術破壞了尿道括約肌,蔣介石甚至開始尿血,尿失禁,只能靠尿袋生活。

尿失禁讓蔣介石顏面無存,時常面臨尿液漏的四處都是的尷尬境地。

尿都不能自理,對身居高位的蔣介石而言是件何其恥辱的事情。

這件事很難不讓蔣介石對宋美齡心有怨懟,開始漸漸疏遠她,蔣經國也對宋美齡的瞎操作生出不滿。

蔣介石病情漸重,極少在公眾視野露面,各項重要活動也均缺席,頻繁出面的是蔣經國,外界甚至有傳蔣介石早已去世。

這讓宋美齡很是焦慮,她不允許蔣介石在活著的時候,自己手上的權力就開始漸漸流失。

為了向外界傳達蔣介石身體無礙的訊息,她塑造了一些假象,帶著蔣介石出席一些公開露面的活動,擺拍一些蔣介石言笑晏晏的照片,甚至帶著蔣介石去兜風。

種種強行虛假繁榮的操作,只加重了蔣介石的病情。

後來,蔣介石出現了肺積水現象,醫療小組認為肺積水問題短時間內不會影響蔣介石的生命安危,考慮到蔣介石的身體狀況,實在不適宜動手術抽取肺部積水。

然而孔令偉卻向宋美齡建議抽出蔣介石肺部積水,並引薦了她和哥哥孔令侃在美國找到的一位留美博士。

美國醫生見到宋美齡,稱應在蔣介石病情穩定的時候,趕緊為他抽出積水,日後繼續治療便可早日康復

宋美齡對侄子侄女很是信任,再一聽蔣介石有康復的希望,當下就要求洋醫生為蔣介石動手術。

這可急壞了醫療組所有人,此方法看似穩妥,實則操之過急,最後極有可能對蔣介石身體造成危害。

但是宋美齡執意要動手術,無奈之下,醫師只好跑去找蔣經國,請他出面勸說宋美齡。

蔣經國一聽,立刻去找宋美齡協商,但是宋美齡依舊一意孤行。

最終所有人都沒拗過固執的宋美齡,任憑洋醫生為蔣介石動手術,抽取了大約500CC的積液。

宋美齡怕血,早早躲去別處,蔣經國也處理政務去了,御用醫師們蹲一旁眼睜睜看著留美博士給蔣介石動手術。

據記載,蔣介石術後當夜,體溫急劇升高,升至41度,醫療小組急得手忙腳亂。

蔣介石的私人醫師熊丸在回憶錄中,也意味不明地道:

「孔二小姐會不惜一切方法和手段為夫人做事,但卻反而連累了夫人。」

這些記載矛頭無一不指向宋美齡,認為宋美齡好心辦了壞事,差點害死蔣介石。

蔣經國明白內情,心裡怨也沒用,他也不能拿宋美齡怎麼樣。

蔣介石去世後,醫師們沒有一個遵從宋美齡命令,去給蔣經國打鎮靜劑,也可能是因為宋美齡太能幫倒忙,把蔣介石命都搭進去了,醫師們實在不敢再聽她指揮了。

不僅身邊人知道,外界也傳起了宋美齡對蔣介石病情造成的惡劣影響,宋美齡的名聲地位都岌岌可危。

蔣經國成功笑到最後,接管大權,宋美齡失去蔣介石這座靠山後,心灰意冷的她1975年離開台灣,黯然遠走美國養老,從此隱居紐約長島。

在她赴美當天還發生了一個插曲,蔣府設宴,蔣經國和蔣緯國兄弟前來送行,宋美齡注意到蔣緯國居然身穿軍裝,還戴上了全套的勳章勛標。

宋美齡訝然,問他這是何意,蔣緯國稱自己的年齡到了,很快沒資格再穿軍裝了,想讓母親再看一看緯兒穿軍裝的樣子。

宋美齡奇怪,說那何應欽也是一把年紀了,不也還沒退役,你怎麼就做不成了?

蔣緯國回道,人家那是上將,終身制的,自己只是個中將。

這時蔣經國正好進門,一見蔣緯國這般模樣,頓時眉頭一皺,宋美齡就問他,緯國他做軍人怎麼樣,蔣經國一愣,忙回十分出色,宋美齡又問,那為什麼還讓他退役?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蔣經國徹底明白過來了,冷冷看了蔣緯國一眼,只好稱自己正有給緯國升上將之意。

蔣經國本有意讓這個弟弟卡在中將位置直到退役,但宋美齡走前,又讓蔣經國不舒服了一把。

在宋美齡遠走美國後,蔣經國和她的關係倒是好轉起來。

對宋美齡而言,登上飛機的那一刻,政治生涯已經走到盡頭,垂垂老矣的她唯有選擇放下一切,不再去爭。

昔日觥籌交錯間的政壇繁華,都煙消雲散了。

1988年,蔣經國彌留之際,宋美齡飛回台灣,站在臥室門口朝里遠遠望了一眼,便在眾人簇擁下轉身離去。

2003年,宋美齡在紐約住所與世長辭,享年106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14f7d05f1f9514a06c44282b4be9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