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得6分卻被名校破格錄取,如今過得怎樣?

2024-01-21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他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得6分卻被名校破格錄取,如今過得怎樣?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高考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機會。在這一場所謂的「戰爭」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個個考生都想要衝向終點,因為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對於家境貧寒的人,高考是一條最佳出路。

人人都想勝利,有的人為了突出自己的才能,自然會選擇一切優勢去發揮,比如藝考生。當然這是在考前準備的工作,考中又有什麼可以發揮的優勢呢?你還別說,2009年高考就有這樣一個人,語文中拿出五分之三的時間來寫一篇分數未知的作文,全部由甲骨文完成。

在他看來,這是一場「賭局」。看似是孤注一擲,實際上卻是在輸中博贏,有的人將其稱之為「投機」。高考結束後,他的作文分數僅僅獲得了6分,最終被四川大學開了「綠燈」,破格錄取。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名考生過得怎麼樣了?

6分作文

這名考生叫黃蛉,在平時的學習中,他沒有任何一顆成績突出,算得上中規中矩。在學校的老師曾經對他的家長說過:「如果黃蛉同學足夠努力,應該可以上一個不錯的二本」。可考場中的黃蛉發現,這些題真的很難,自己考上二本應該沒有希望了,他決定用特長拼一回。

語文作為教學的載體,在考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也成了一個拿分項。滿分為六十分,如果不偏題不跑題字數夠,至少也有四十分。中間用幾個優美的句子搏住閱卷老師的眼球,甚至可能拿到50以上的高分。黃蛉確實吸引住了老師的眼球,他用甲骨文完成了作文。

或許他的想法很美好,但事實並非如他所願。黃蛉在考後利用網際網路發布自己用甲骨文寫的作文,因為考綱中也沒有規定不可以,所以四川大學的一批古文字專家開始對這篇作文「鑑別」,內容才得以解開,其中還包括小篆等字體。但因為跑題,最終只獲得了6分的成績。

破格錄取

因為這件事情的輿論比較大,這篇作文的「作者」也浮出了水面——黃蛉。先後有許多媒體對其進行採訪,他表示:「書寫古文是自己的一種愛好,後來因為碰到了蒲體超老師,我才開始慢慢變得專業」。這次考試中他一共得了428分,從正常的角度出發,這應該可以上個三本。

後來錦城學院向黃蛉拋出了橄欖枝,他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他成功轉入到四川大學。同時還得到了學校的特別照顧,在深古文字專家何崝教授的指導下,進行「一對一」的學習。當時何崝教授已經退休,川大為了培養黃蛉,專門又將其反聘回來。

後面的學習中,何崝教授對黃蛉的表現並不滿意。在向學校提交辭職報告後,接受了媒體採訪:「我不會再教他了,至於學校今後會派誰來教他,我也不知道,目前學校還沒有回話」。如今的黃蛉已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下,有媒體表示黃蛉在學業和事業上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品史君說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種精神是否應該提倡,到現在仍沒有準確的定論。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就如同黃蛉在面對高考的時候一樣,考慮利用自己的優勢,實現自我逆襲。在品史君看來,這或許是機緣巧合,含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如果沒有錄取那你該怎麼辦?

另外對於考試中使用這種「非規範文字」,首先要從根本上進行制止。雖說是對個人優勢的發揮,可從根本上講也是對於全才的不公。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也成為了一種進入名校的「投機」渠道,你認為呢?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歷史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1fe0a482a825e100b1d969e30a14c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