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吳謝宇讓家庭教育遭到爭論,控制欲強的母親表示不同意

2019-05-27     王老師學習部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之中,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而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常說「因材施教」。那麼家長作為孩子一生之中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注重「因材施教」,以及言傳身教,由此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家庭教育方式。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過錯,便會有人指責家長「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取」。


事實上,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到底合不合適,只有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知道答案,外人不要過分地指責,只能從中吸取一定的教訓。比如在北大學霸吳謝宇的家庭教育問題上,人們追問過錯的根源,竟然將矛盾的焦點定在了吳謝宇母親的教育方式上,將他的媽媽定義為「控制欲強的母親」。


對於這樣的說法,一些習慣了控制孩子成長方向的媽媽,表示不同意,同時指出:吳謝宇涉嫌弒母的原因,不在於母親的嚴格管束,更何況他已經進入大學,長時間處於校園環境,不會長期被母親約束。他的所作所為與周圍環境的變化直接相關,不能指責母親的教育方式。


而且吳謝宇在進入北大初期,他的人人動態信息顯示:雖然他有過被母親嚴格管束的境遇,但是他當時的評論態度是正面的,是表示支持的,也是能夠理解母親的苦心的。同時,他在大學的校園活動中,表現出了陽光開朗的一面,積極承擔集體中的責任,這樣一位有擔當意識的孩子對單身的母親,應當是孝順而聽話的。

儘管如此,一些控制欲強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做出了反思,嘗試改變平時的教育方式。根據家庭教育的調查信息來看,家長對孩子的控制,需要量力而為,適度而行,並充分認識孩子的內心想法,尊重孩子的成長空間。


孩子在家庭教育當中,應當具有獨立的第位,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對於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家長確實應該適當控制孩子的所作所為,但也要在控制的過程中,多與孩子進行交流,而不是強行干預。


家長對孩子的所有教育,都應當建立在孩子的獨立人格之上,孩子雖然還小,沒有成熟的心智,但是幼小的孩子也具有人格意識,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強化孩子的獨立人格,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因為獨立而健全的人格比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u2uFWwBmyVoG_1ZTw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