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告訴老師是否有用,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2019-07-19     王老師學習部落

校園暴力是學校反對的事情,但是不管學校怎麼樣反對,不管各方面怎麼努力,這個問題徹底根除確實還有一點阻力。

今天咱們就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前一陣子我和當老師的大學同學一起約著出去爬了個山,談天說地,別提有多開心。偶然之間我們兩個人談起了校園暴力這件事兒。



我這個朋友跟我說了很多關於校園暴力的事情,今天咱們就權且看一看。

一、校園暴力告訴老師究竟有沒有用

其實在當下,老師們所處的位置十分尷尬,為什麼這樣說呢?當下環境當中,老師能夠帶給孩子的震懾力其實已經很小了,正是因為震懾力不足,因此在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告訴老師之後,老師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老師能夠提供的幫助當真是太少了,老師處在著有心無力的尷尬境地。

在校園暴力當中,老師的存在一直都是「和稀泥」的狀態,老師無法提供足夠的震懾力,老師能提供的幫助有哪些呢?無非就是叫來孩子的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教育能夠帶給孩子的震懾當真太少了。

像這些校園暴力施暴者,其本身就是非常「皮實」,教育對於這些孩子根本沒用,如果口頭上的教育有用的話,這些孩子也不會施暴了。



其實這些並不能夠怪罪老師,老師當真有許多不得已的地方,正是因為老師的不得已,因此在校園暴力當中,老師並不能夠做到充分的幫助。

在當下環境當中,老師僅僅是讓孩子罰站,都能「走紅網絡」,被劃到體罰這一行列,您說老師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告訴老師之後,不僅僅老師做不到實質性的幫助,這些施暴的孩子在接受過教育之後,反而會對被施暴這「懷恨在心」,相信這樣的心理我們都懂,畢竟我們都是那樣過來的,孩子心裡怎麼想的我們怎麼會不清楚呢?

因此,在被老師家長几天教育之後,這些孩子反而會對被施暴者進行更加「瘋狂的施暴」,看到這裡我相信家長們一定會有疑問了,那麼被施暴的孩子就沒辦法「站起來了麼?」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還要辦法。

在面對校園暴力的時候,聰明的家長都是怎樣做的呢?

二、學會反擊

讓孩子學互反擊是必須的,面對那些施暴的孩子們,就必須要「以暴制暴」,只有孩子自己的反擊奏效了,或者說孩子自己的反擊讓施暴者「害怕」了,那麼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其實施暴者麼也都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會害怕。

本身校園暴力的發生,就是因為「人性」,談到這裡有點大了,說的直白一定就是這些孩子都是欺軟怕硬的人,本身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誰會去拚命呢?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反擊是自己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施暴者的心理,其實校園暴力當中,施暴者的心理想法並不單單是為了施暴而施暴。施暴者是為了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也是為了向周圍人彰顯自己,其實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正是因為孩子這樣的想法,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那麼校園暴力施暴者一般會選擇哪些孩子呢?



其實這些施暴者在選擇要欺負的對象時,一般會選擇的就是身體比較瘦弱,而且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被欺負」對象,既能夠彰顯出這些施暴者的「不平凡」,也能讓施暴者更加輕鬆。

其實許多的校園暴力不是一個人的校園暴力,整個集體都是幫凶,那些沒有向被施暴者伸出援手的孩子,也是幫凶,他們默許著這一切,同樣也是校園暴力的參與者。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們還會選擇班上並不算太招人喜歡甚至是招人厭惡的孩子「下手」,在欺負這些孩子的時候,一般也不會有人插手,正是因為如此這般,這些孩子們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會更加大膽。

但是那些不受人歡迎的孩子,本身就已經很孤僻了,在這個時候又遭遇刅校園暴力,想想斗提這些孩子感到難過,但是難過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夠幫助的就是讓這些孩子學會反擊,自己去保護自己。

三、樂觀向上,熱心助人

在我們了解到校園暴力施暴者選擇對象的一般對象時候,對於家長來說的話,我們就一定要避免讓孩子變成那樣的孩子。

只要在集體當中,就一定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任何一個孤僻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孤僻的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當中的產物。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考慮清楚而且一定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因此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樂觀向上,熱心助人的品格,也就是這樣的性格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朋友,孩子如果在班級當中擁有很好的人脈的話,那麼這些校園暴力的施暴者,想要欺負孩子的時候,也要「考慮考慮」了。

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性格,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免受傷害,還是為了讓孩子在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能夠給予被施暴者足夠的幫助。

給被施暴者提供幫助,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在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能夠伸出援手,也能讓孩子在今後遭遇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給其他人及時的幫助。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幫助他人從來就不是一件壞事兒。

善良的孩子運氣永遠不會差,幫助他人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如果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在文章末尾處留下您的寶貴意見,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打造個家長們都在的平台,家長們可以在這裡暢所欲言,讓我們一起子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切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P0lLGwBmyVoG_1Zt9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