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象棋天才少年,打敗特級大師,王天一都怕他

2019-08-10     象棋微學堂官方

今年7月底,河北省象棋錦標賽的冠軍獎盃被一位少年棋手放入了書包里。

他是孟繁睿, 一個年僅十一歲的象棋天才。

孟繁睿2008年出生於河北唐山,後長期隨父母居住秦皇島。他四、五歲時,經常躺在沙發上,拿著ipad鬥地主,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家人擔心兒子小小年紀就患上近視,可越不越他玩,他就越吵著要玩。怎麼辦?只好幫助轉移注意力,拿個誘惑更大的東西吸引他,於是,孟繁睿在爺爺的引導下,開始接觸象棋。

有心栽花花也發,小繁睿在象棋上的天賦很快生髮出花蕾,學習半年後,下了五十年棋的爺爺就下不過他了。比孫子的天賦差了四十九年半的爺爺欣喜不已,乾脆送其拜唐山金牌教練孫慶利為師。好苗子遇到了好花匠,這還了得?在孫老師的悉心灌溉下,小繁睿的棋力突飛猛進,一次河北的青少年培訓中,他被另一位更好的花匠--閻文清大師一眼看中。

閻文清大師有可能是孫悟空轉世,火眼金睛,他手裡培養出來的象棋大師、高手不計其數。

孟繁睿被帶到石家莊(河北棋院)後,得到了閻老師的真傳,不多久,就成為了一統全國(以及河北省)兒童、少年象棋錦標賽的霸主,同年齡組雖有閔仁、華晨昊等勁敵,但他還是以冠軍居多,期間包括了:15、17、18年全國兒童賽(丁組)、江陰周莊杯兒童賽、17年全國少年錦標賽(越級丙組)、18年寶寶杯少年組、17、18年河北少年賽等等的冠軍,其他的名次還有亞軍、季軍等,基本不會跌出前五。

孟繁睿成了960萬平方公里最厲害的小孩,很多參加當年少兒賽的孩子的家長常常會說這樣的話:「我家小孩啊,爭取拿前幾名吧,冠軍不敢想,有孟繁睿在呢」。



當然了,他能取得這樣矚目的成績,是自身天賦+外在環境的影響。

孟繁睿與閻文清簡直是「天作」的一對師徒。

在課堂上,閻大師給小屁孩兒們講課時,除了會講一些棋路、戰術之外,還會講點「高大上」的棋理,但這些棋理只是「夾帶」在招法裡面,並不做少兒學習的要求,目的是讓孩子們「各取所需,能吃多少吃多少」。

每當這個時候,台下,有一雙眼睛,心領神會,點頭微笑,與台上的閻老師心有靈犀。

閻文清知道,孟繁睿是那個能「一點通」的孩子。

這一幕,你們想到了什麼?一定是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對不對。

「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囑於汝。」---《問佛決疑經》

佛祖座下那麼多弟子,只有大弟子摩柯迦葉,懂得師尊拈花的深意,所以才能會意一笑。

這就是悟性。

孟繁睿是個有悟性的孩子。

發現這個「秘密」後,閻文清大師開始摒棄傳統的教法,大膽採用特別的訓練方法來磨礪這個孩子。一般的學棋過程,教練會讓學員學習幾個定式,以利他們在有布局的基礎上去實戰,短時期取得效果,至於功底,在以後的比賽或實戰中慢慢彌補,全國大多數象棋機構都是採用這類方法。

但由於孟繁睿的特質,讓閻文清決定另闢蹊徑。一次少年賽,記者採訪冠軍的教練,閻文清透露道:「儒家講究因材施教,如果我用雕刻松木的方法來雕刻紫檀,那將會浪費一個上好之材。對於繁睿,我一開始就完全放開性地教他基本功和一些重要棋理,按照培養高水平棋手來教。要知道,很多孩子下棋,一個布局定式能下好幾年。對他,我不想設任何框架束縛住他。」

當然,最開始做這個決定的時候,閻大師也有隱隱的擔心,這樣的教法是「慢熱」型的,可能近兩三年成績不會太好,現在的棋壇的輿論導向就是所謂「學棋三年不成,則永遠不成」,所以他承受的壓力也不小。閻文清笑了笑,說,「事實讓我大吃一驚,孟繁睿的成績反而越來越好。」



A:打一定的地基,然後建樓房,看到一定的施工成果後,加固一些鋼筋混凝土。

B:把地基打得十分牢固,然後再去建樓房。

兩種不同的方法,各有所長,關鍵是因材施教,事實證明,閻文清的教學方法是十分成功的。

小繁睿的悟性除棋感方面,還體現在對實戰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運用上。

對於有悟性的棋手來說,下棋真的是一種享受,他不拘泥於既定譜著、招法,也不被任何思維定式所限定,在一次訓練賽上,孟繁睿開局下出了一個比較冷僻的開局,對手說從來沒見過,孟繁睿得意地說:" 我靈活多變!" 談到這件事,閻大師止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除了在少年賽的一枝獨秀,孟繁睿在成年組的成績同樣,甚至更令人矚目,18年的山西磧口「寶寶杯」象棋大師公開邀請賽,年僅十歲的孟繁睿連續三場受讓兩先,三戰皆取得大捷,分別戰勝黎德志、於幼華、柳大華,技驚全場,冠軍得主王天一賽後心有餘悸地說道:「幸虧沒有碰到孟繁睿,要不然按規則我也得讓他兩先,頂不住啊」;今年的威凱杯,小孟5勝5和僅虧一盤名列前茅;還有剛剛結束的河北象棋錦標賽,以11歲的年紀在近百名成人高手中百步穿楊、無人能擋,捧起成人省冠,堪稱天才少年,棋壇開始議論這個孩子:將來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王天一。

下一步,當然就是拿大師了,對他而言這個是順理成章的事,估計時間不會很久,大師之後能不能有進一步的突破,就看他自己了。另外,在昨天剛剛結束的「四川航空熊貓之路杯」全國少年象棋錦標賽中,小孟越級打14歲乙組,以6勝5和的驕人戰績順利獲得冠軍,祝賀!

寫到這裡時,突然發現沒東西可寫了,因為主角再怎麼厲害,現在也才11歲,要是大肆吹捧,更無必要。我們覺得,最好的狀態就是讓已經具有相當實力的孩子自然而然地發展,就像一株正在蓬勃生長的小樹,讓其接受大自然的狂風暴雨,接受更多的考驗和磨練。這樣,他的未來必是可期的。

看到過網上有一篇報道孟繁睿的文章,文章末尾有人留言「下棋吃不了飯。還需靠工作或個體掙錢。這麼大的國家,靠象棋發家的就那麼幾十個人,童星不一定長久。還是學習數理化吧。換句話說。下棋人中不妨有很多不成器的人。一輩子下棋。誤了很多事。」

其實很反感這類言論,因為它在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導向:象棋會誤人,下棋沒有下到專業棋手就是不成功。

什麼叫成功?當公務員朝九晚五端鐵飯碗就是成功?追求夢想愛你所愛就不是成功?其實象棋本身是不會誤人的,任何事情你有度地去把握它,就不會誤人。千萬不要把你的一事無成歸咎於象棋,不是有句話嗎「萬貫家財,不如一藝傍身」。

現在,越來越多的少年天才湧現出來,將來的棋壇,勢必會形成比現在更為激烈、混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這是時代之幸,象棋之幸。

也有的人開始疑惑,都是十幾歲的少年高手的天下了,像「四駕馬車」那樣的高手在少年們面前也不占任何優勢了,是不是可以這麼說:「年齡大的棋手們是不是就沒有努力的必要的了呢」,其實不是,這是個多元的棋界,可以有人11歲拿省冠軍拿大師,也可以有人30歲還在學「雙炮過河」的布局定式,只是前者將來有希望拿全國冠軍;後者好好學,有可能在縣級市級比賽中稱王稱霸,各有各的人生舞台,各自精彩,都能自我實現,獲得幸福。人生是場馬拉松,任何時候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給你設限,或者貼標籤。

這是個優勝劣汰的世界,也是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希望之星孟繁睿,加油!所有不同年齡段的棋手們,加油!!

國家象棋大師洪磊鑫親授"20天全面掌握先手士角炮開局"系列課程,深入講解士角炮開局的各種遍歷,棋局理念,中局戰略,深受好評!

國家象棋大師趙瑋深入解析"屏風馬棄馬局套路揭秘之-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棄馬局",風格通俗易懂,細緻入微,不容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VB6fGwBvvf6VcSZwu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