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給業餘棋手學棋的建議(一)

2019-08-08     象棋微學堂官方

楊官璘(1925年5月29日-2008年1月4日),廣東省東莞鳳崗鎮塘瀝村人。中國首批象棋特級大師,象棋國家級教練員。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布局變化,殘局功力尤深,享有「南粵棋王」、「魔叔」的美譽。

楊官璘6歲時以善弈知名鄉里,10歲被鄉鄰稱為「鄉下棋王」。1949年至1951年在香港當職業棋手。1951年起在廣州從事象棋研究及比賽。1956年獲首屆全國象棋賽冠軍,自1956年至1983年共參加了18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四次獲得冠軍,13次進入全國前六名,1977年至1982年代表廣東隊獲三次全國團體冠軍。1982年被授予國家第一批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87年獲得「健力杯」冠軍。1999年以不敗戰績捧走「元老杯」成了名副其實的棋壇老元戎。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之一」。

楊官璘馳騁棋壇五十餘年,曾任廣東省七屆人大常委、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廣東省象棋隊主教練、廣州《象棋》雜誌主編。培養出呂欽、許銀川、莊玉庭等象棋國手;著有《弈林新編》、《棋國爭雄錄》、《象棋春秋》等書。

2008年1月4日晚18時30分,因患結腸癌醫治無效,於廣州市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逝世,享年83歲。

象棋是一種充滿挑戰的藝術,可以訓練思考能力,因而廣受大眾喜愛。隨著我國文化體育的日益發展,棋藝水準也不斷地提高。但是,對一個象棋愛好者或者棋手來說,怎樣才能在短期內提高棋藝呢?這就成為許多象棋愛好者深感興趣的課題,這裡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節、研究象棋的主項和副項

象棋藝術,大致上可以分為全盤對弈、讓子局對弈、布局、中局、實用殘局、排局等項目。在這些項目中,研究的時候應該以哪一項為主呢?

以往,有些人專門以讓雙馬來取勝棋藝較差的,並且把讓雙馬局當成秘訣。因此,在這些人看來,讓雙馬局是他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又有些人喜歡研究排局,很少下全盤對弈,認為排局的殺法比全盤對弈的殺法還要精彩,於是排局就成為這些人的主要研究對象。但是,象棋比賽是以全盤對弈為準則的,大多數的象棋愛好者,都是以提高全盤的功力為目標。所以,研究全盤對弈,應作為主要的項目(以下簡稱「主項」),其餘則可稱為輔助項目(簡稱副項)。主項與副項的關係如何呢?總的說來,一個棋手必須具備全盤對弈功力,然而全盤對弈功力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讓子對弈、布局構思、中局對殺、殘局運籌以及排局研究等等,都是提高全盤功力所不可缺少的。以排局來說,它的形勢是實戰所不能弈成的,但是它那些運子取勢和解殺還殺的技巧,對於實戰有參考價值。例如以「七星聚會」排局來說,通過研究,可以學習車兵和車卒的互相牽制的技巧,也能充實全盤對弈的功力。

關於讓雙馬對弈,多數是高低手的對弈。讓方因為少雙馬需要採取快速的進攻和避免同等的兌子。被讓方則相反,主要是先守後攻和巧妙地兌子,或者以持久戰來造成多子的優勢。總之,這種對弈的戰略戰術,可以給全盤對弈作為參考。尤其是在全盤對弈中兌去雙馬的,如果熟悉雙馬局的,對於雙車雙炮的運用,總有幫助。

在提高全盤對弈功力的過程中,常常會在某一方面出現主要薄弱環節,影響到全盤對弈功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克服這個薄弱環節,也就成為棋手在某個階段研究的主要問題。克服了這個薄弱環節,全盤對弈的功力就能進一步提高。克服一個薄弱環節,可能又出現另一個薄弱環節,棋手要及時發現它,並努力克服。全盤對弈的功力就是在不斷克服薄弱環節的過程中提高的。

全盤對弈大致分為布局、中局、殘局等三個階段,一般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都可以在棋書里找到,尤其是布局和實用殘局更多。關於實用殘局,特別是例殺例和的殘局,基本上都是棋手們從實踐中歸納出來的經驗,而且有許多局勢己成定式。研究的時候,可以反覆推敲,從而加深印象,記住基本的變化。同時,還要理解它的要領,即勝或和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有利於觸類旁通。

研究布局,當然也可以參考棋譜里的資料,但布局和實用殘局不同,隨著時代的演進,象棋的布局也在不斷地發展。目前的各種布局,已經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些布局在以往看來,是「先進」的,但現在便不一定了。

對弈時採取何種布局,常常因人而異。不同的對手採取不同的布局,即使是同一對手,也不宜一成不變。在上次對弈中,這種布局取得了優勢,在下次對弈時再採取這種布局,就不一定能占優勢,因為對方也在研究對策。所以,沒有什麼絕對「先進」的布局。各種布局的優劣都是相對的,因時因人而起變化的。但是,並不能因此而不去研究前人和別人的布局,只是在研究的時候,要著眼於創新,分析運子的度數是否嚴密,有無遷就的著法,並結合自己的實踐,注意能否符合實戰的問題。

中局變化最複雜,不易掌握其規律,雖也可以參閱棋譜的資料,但實戰中所弈成的形勢,卻往往為棋譜所不及備載。「譜不可以盡弈之變,法不可以盡戰之奇」,關鍵在於棋手本身功力的充分發揮,既要臨危不亂,又不輕敵疏忽,始終認真對待,審時度勢,隨時作出正確的判斷,因勢利導,奪取勝利。

全盤對弈,是衡量棋藝高低的標準。研究布局,中局和實用殘局等,都是為了提高全盤對弈的水準。人們必須經過許多的全盤對弈,將所學的理論反覆驗證,才會登堂入室。別人的對局,特別是名手對局,很有參考價值,必須多加研究。我們只要細心的去分析這些對局,就可從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來充實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實戰的東西雖然實用,但是如布局中的平穩,中局時候的互纏,殘局階段的略優等,卻容易使人煩悶。所以,應該不厭其煩地反覆鑽研,精入細微,持之以恆,才能逐步提高實戰的功力。

(筆者註:系統學習象棋大師布局、中局、殘局、全局講座,課程持續更新,反覆學習)

精彩續集文章,敬請關注哦!

國家象棋大師洪磊鑫親授"20天全面掌握先手士角炮開局"系列課程,深入講解士角炮開局的各種遍歷,棋局理念,中局戰略,深受好評!

國家象棋大師趙瑋深入解析"屏風馬棄馬局套路揭秘之-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棄馬局",風格通俗易懂,細緻入微,不容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lBRfGwBvvf6VcSZGs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