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高三,個人認為,這屆小升初卻有點「難」,為什麼難打雙引號?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下面來給各位家長分享分享。
2019年,全國各地教育廳印發《中小學減負實施方案》
整理減負方案的相關內容,關於小學內容,我為大家整理了重要的幾點:1、小學一二年級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以內。2、小學生每天在校統一集中教學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超過7小時,普通高中學生不超過8小時。學校早晨開展教學時間,小學生不得早於8點。3、小學一年級要「零起點」教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義務教育階段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4、要保證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8小時。5、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擅自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人數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引導學校以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招生。看完上面的內容,家長覺得可能實現嗎?減負?究竟減誰的負呢?時代再變,究竟現在減誰的負?看看各位家長怎麼說:小學4年級家長A: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於10小時,這個我真的非常支持,我家娃娃現在天天作業很多,才小學4年級就這麼辛苦,現階段孩子還是先好好長身體重要。小學5年級家長B:我家男孩子太貪玩了 ,現在正是貪玩的年齡,減負前學校老師都不怎麼管,現方案出現後,部分老師可能更不管了,回了家,我家老公想管他作業,直接回懟:老師都不管我,你管我幹什麼?小升初怎麼辦?難道只劃分一個公辦學校嗎?小學與民辦小學生拉開差距,初中更加一步,以後還能考上大學嗎?初中家長甲:孩子考入了民辦學校住宿,都是身邊都是尖子生,壓力可想而知,有的孩子天生智力超群,上課隨便聽聽,考試隨隨便便前幾,自己家孩子只能更用功點。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張一張試卷累計下來的。你家孩子減負,人家孩子更用功,三年後,人家考進一中,你去哪呢?初中家長乙孩子考入了一所還不錯的初中,但小學太辛苦了,上了初中,排名分數在父母看來沒有那麼重要了,作為父母,只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現在除了學習,更多關注的是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他特別喜歡體育運動,高中考慮報考個體育生,以後都是一種出路。如今的減負,說白了也就是教育過程變得寬鬆起來,學生負擔是輕了,可是,以成績為衡量標準的中國教育晉升體系還是那樣,誰的分數高誰先上仍是主流,除非你不用參加高考,否則優勝劣汰仍然是這套遊戲規則的應有之義。因為無論官方怎麼「減負」,社會的資源、職位、上升通道都是有限的,獅子一生下來就要學習狩獵技巧,否則就餓死,羚羊一生下來就要學會奔跑,否則就要被獅子吃掉。競爭是大自然法則,沒有任何一種生物的童年是在吃喝玩樂中度過的,都要學會生存本領。教育評價體系不變,高考就是唯一。減負,就意味著減分數,意味著你可能落在別人的背後,意味著你考不上好的大學。減負的後果是進一步拉大寒門孩子與富人之間的差距;減負的後果是進一步讓寒門孩子失去更多選擇的機會;減負的後果是增加讓寒門子弟永遠踩在別人腳下的機率;生活不易,事實從來如此,要想卓越,就得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讀書,本不易,不歷艱辛,怎得碩果。在此背景下的小升初需要付出,個人和家長的努力缺一不可。升學大背景下的家長,家長您自己選擇!
前有減負,後有延期開學,究竟什麼時候可以上學呢?
經查,此截圖已有多個版本流傳在成都、福建等地,目前來源不明,並且也進行了闢謠:
在疫情下,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小學的上學日期一改再改,小學該怎麼上網課呢?在之前的空中課堂給大家分享了錄播課,家長可以先點進去看下。
同樣是放假在家,利用超長寒假「超車」,開學後就不一樣了,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時間。
作為減負和搖號並存的前輩江蘇效果如何呢?
就在這兩天,朋友圈被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文章刷爆:
在文中,作者聲情並茂地「描述」起了南京正在推進的減負政策的效果:「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布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突擊檢查學校,查看學生書包里有沒有卷子、課外輔導教材、作業本」「抵制花里胡哨的課外輔導,只能用教材配套的教輔」……
之後感慨道:也許,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鬆愉悅、心智健康的學渣;「南京家長在快樂與痛苦的交織中,終於瘋了」。
微博上這個話題也很火:
南京搞素質教育試點,開始嚴查學校,不許補課,不許考試,嚴查教材,不讓排名,不讓公布分數……
來自微博截圖
打雞血習慣的家長一下子很難習慣一刀切式的減負,竟然投訴到了教育局。不知道貴陽家長如何,敬請期待!
家長表示學校為了減負,各種「不讓學習」,只有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沒法掌握孩子學習進度,沒辦法了,只能投訴教育局。誰能想到,正兒八經的「減負」工作竟然演化成了諜戰片?
對此,家長們也展開激烈的討論,家長意見分為兩派:
支持方的核心觀點主要是:雞血補習加課家長是「自願」。但更多的家長是被裹挾。誰都不願意自己和孩子受苦,希望義務教育能夠回到正軌,把沉迷瘋狂的家長叫醒,讓孩子喘口氣。
反對方的主要觀點是:中高考不搖號,再減也沒用,減的都是學校,學校不教了,孩子到培訓機構補,家長的錢包是越減越負!總之,一句話,誰先減負誰吃虧!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主要是因為各方都代表不同人群的利益,減負、延期開學、網課、可能100%搖號,貴陽這屆小升初有多「難?」各位家長和同學們,準備好了嗎?
來源:上海小升初百科、上海幼升小情報、行走黑暗間、貴陽教育局、貴陽義務教育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_9VFZHAB3uTiws8KeC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