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遍降溫,地里莊稼要怎麼預防低溫凍傷?

2019-10-14   陶老師說農業

過完中秋和國慶,北方普遍降溫。雖然大多數糧食作物已經獲得豐收,但對於持續種植的蔬菜糧食來說,低溫天氣會增加種植成本。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今天來好好分析下,在低溫環境來,要如何去保護作物。

低溫會給農作物帶來什麼影響?

低溫時,作物生長變得緩慢,如果溫度過低,甚至是寒潮,可能會把作物的組織凍傷,壞死;低溫分氣溫低和光照不足兩種情況。

不管哪種情況,作物都會表現出:

1、新陳代謝緩慢,各組織器官生長緩慢,尤其是秋冬季蔬菜,遇到長期的低溫寡照,秧苗可能會出現「僵苗」,就是不死也不長;

僵苗

濕度大猝倒病

2、果實類果蔬作物,低溫影響下開花、坐果、果實受精,意思是,即使開花也難坐果,即使坐果,果實後期也會生長不良(果實畸形,大小不一,空心果,未成熟就提前掉落);

3、更加值得注意,長期的低溫和植保工作不足會使生長勢很弱的作物生病,尤其是一些真菌類病害(疫病、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

怎樣應對低溫?

雖然低溫寡照對作物生長有很多方面影響,但我們需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首先,低溫時,意味著田間的水分不容易蒸發,如果濕度不大,雖然長期低溫,病菌的生長環境也不夠,作物不會生病,所以我們要及時了解天氣情況,陰雨降溫之前,不要多澆水,即使乾旱了,也要「少食多餐」;

其次,提前進行殺菌消毒工作,雖然溫度低,田間的濕度也不好掌握,但是只要環境中沒有任何病菌,甚至病菌數量很少,作物也不會得病,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合理使用殺菌劑,惡霉靈、甲霜靈、嘧菌酯和咪鮮胺,可以進行土壤消毒,百菌清、丙森鋅、吡唑醚菌酯、烯醯嗎啉、異菌脲,可以進行對植物噴洒防病,這幾種藥劑都是低溫時最最常用的,只要保護好不得病,溫度轉好,陽光充足的時候,2-3天,作物就能迅速長大,到時候再噴洒些芸苔素等生長調節劑,多肽胺基酸等肥料。第三,在不增加田間濕度的基礎上,可以噴洒各種微量元素復合的葉面肥料,增加植物細胞液的乾物質濃度,抵抗低溫(低溫寡照時切忌經常生根劑灌根,沒有蒸騰作用,會造成根部濕度大,促成根腐病、漚根病);

第四,學會充分利用陽光,我們應該抽時間清理大棚棚膜,讓更多的光進入,也可以收集些草木灰,灑在田裡(草木灰不僅本身可以提高地溫,潮濕後的草木灰顏色很黑,能夠吸收更多陽光的能量);還可以拉白熾燈增加光照;經濟作物的早春育苗室,育秧大棚,預防低溫,可以增加暖氣,或者農用地下電熱毯。

施用草木灰

關於低溫時的植保問題,還有很多日後分享,今天就講這麼多,如果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