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類栽培的綠色植物稱之為作物,而在農田栽培面積較大的作物稱之為農作物。目前,被人類栽培的植物約1500種,大致可分為農作物、園藝作物和林木三大類。
作物分類的依據和方法:
一、根據作物生理生態特性分類
1、按照作物對溫度條件的要求劃分
喜溫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溫度和積溫都較高,其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為10℃,如水稻、玉米、棉花、高粱、穀子、花生、煙草、甘蔗、芝麻、黃麻、紅麻等;
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溫度和積溫比較低,其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在1-5℃左右,如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油菜、蠶豆、苕子等。
2、按作物對光周期的反應劃分
長日照作物:凡適宜在長光照條件下生長發育的,通過延長光照能促進發育的作物,稱為長日照作物,如小麥、大麥、黑麥、油菜等。
短日照作物:凡適宜在長黑暗條件下生長發育的,通過延長黑暗時間能促進發育的作物,稱為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高粱、花生、大豆、煙草、黃麻、生麻等。
中性作物:對光照長度沒有嚴格的要求,如豌豆、蕎麥等,稱為中性作物。
定日作物:日照長度需控制在在一定的時間段,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如甘蔗的栽些品種只有在12小時45分的日照長度條件下才能開花。
3、根據作物對二氧化碳同化途徑的特點劃分
三碳(C3)作物:其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補償點高,有較強的光呼吸,如水稻、小麥、棉花、大豆、煙草等。
四碳(C4)作物:其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補償點低,在高溫強光下,光合強度比三碳作物高,如玉米、高粱、甘蔗等。
景天科(CAM)作物:晚上氣孔開放,吸收二氧化碳,儲存在植物體內,白天氣孔關閉,將植物體內的二氧化碳用於光合作用,其植物有景天、劍麻、菠蘿、蘭花等。
1、播種期劃分: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2、播種密度劃分:密植作物、中耕作物;
3、收穫季節劃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4、莖稈高度劃分:高杆作物、矮杆作物、匍匐作物
5、根系生長特點劃分:直根系作物、鬚根系作物、塊根作物
1、糧食作物
穀類:大麥、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稷、栗
豆類作物:大豆、綠豆、豌豆、蠶豆
薯類作物:甘薯、馬鈴薯、芋
2、經濟作物
纖維作物:棉花、紅麻、苧麻
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
糖類作物:甘蔗、甜菜
嗜好作物:煙草、咖啡、茶葉
3、飼料及綠肥作物
豆科:苕子、苜蓿、紫雲英等;
禾本科:蘇丹草、黑麥草、雀麥草等,
其它:紅萍、水葫蘆、水浮蓮、水花生等。
4、特用作物
主要有:蘆葦、席草、薄荷、留蘭香、桑、橡膠、花椒、八角、肉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