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兒英語啟蒙培訓重在精學精練

2019-07-21     小頓頓180

少兒英語學習過程中,老師通過生動的教學環節,讓孩子對教學過程印象記憶深刻,不僅是為了讓孩子記住,記住只是保持課堂老師傳授內容的溫度,隨著時間增加,學習內容的溫度就會逐漸消退;所以要定期複習,及時溫習,從而產生孩子自身對內容的主動性和認知能力;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部分。而記憶只是學習過程的基礎,少兒英語聽說讀寫,是在認知的基礎上,不斷適應調整,並逐漸理解和掌握的。幼少兒英語從孩子學習,效果考核,如果沒有教過孩子,或教過了孩子沒學會,而去考核孩子學習效果,是老師的責任啊;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如果老師過於注重教課內容,只要讓孩子記住,家長感到有進步,有效果,家長高興了就行了;那只是應對家長而已;而不是真正為孩子的學習負責,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幫助;所以教孩子學習,不僅要通過教課內容來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習慣,更要教會方法;懂得學習方法的孩子是很聰明的,面對問題能迎刃而解;但是懂得少兒英語學習方式的孩子,更能把握學習能力,更懂得英語學習中的輕重緩急。

少兒英語學習方法,是老師教會孩子的,能理解和掌握英語聽說讀寫的方法,並不能說具有了能力;掌握了方法要在實踐中去建議,能舉一反三,不僅要用方法去應對學過的知識點,還要能面對新的知識的時候,也可以靈活掌握,比如少兒英語閱讀過程中,採用老師的方法去閱讀,但是讀過之後不能理解,不知道讀的什麼,這只是會用方法,還沒掌握閱讀的能力;能力是能夠做到,而且要切實去做,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去檢驗和糾正方法;人不知而不慍,家長或老師教孩子學的過程中,遇到孩子沒學過,學了記不住的情況,不要生氣,更不必去責備;只有做錯的時候才去批評,而孩子沒學好,是家長和老師的責任,是教育者的錯,怎麼能將老師和家長的錯,指責在孩子身上呢?如果孩子做錯了,而家長和老師不去認真糾正,反而去責備;就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件經常挨批評的事情,如履薄冰,謹慎而不敢放鬆,怎麼能快樂起來呢?產品不合格,並不會怪產品自己為什麼不合格,而是去追究生產和檢驗的責任。

當孩子在學習少兒英語過程中,並不是完全接受老師的言傳身教;而是通過聽,看,模仿,比較;然後重複練習。所以在教孩子學習,特別是3-6歲孩子學少兒英語的時候,重在精力集中,精學精練;為什麼呢?現在很多人經常看手機,思維會來回的跳轉,精力一會集中在這裡,一會就想到另外一個,在看這個的時候,腦海浮現著另外的印象;這樣如何能將精力集中起來呢?教孩子學少兒英語的時候,重點在於吸收,理解,模仿能力;稍不留神,就錯過了知識點,再去彌補,就和原裝的就有所差異了。閱讀的時候,心,眼,口要集中在一條線上,才能專注於閱讀內容,思維就像音軌一樣跟著字詞走。

少兒英語學習,不必去羨慕其他家孩子口語如此流暢;能力的訓練是在知識點基礎上,不斷提煉和總結出來的,而不是一味通過增加詞彙,語法,口語,閱讀量來提升;精學,就是教孩子抓住重點,不能從頭到尾都去記憶,鬍子眉毛一把抓,什麼都抓不住;就像教孩子學會口語表達一樣,說問題說不清楚,表達的時候讓聽的人找不到重點。而精練,是在精學之後,保持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去在知識點上磨練,在具體的實踐交流中檢驗,掌握知識,並不是只記住;訓練能力,結合孩子性格,愛好,興趣,因人而異,發揮其特長優勢。而不是一刀切,把孩子學英語的方式和方法,都教的一模一樣。而環境和知識點變化之後,方法和方式,也會跟著變化,如果緊抓住老師教的方法而不改變,就會逐漸失去助力,成為阻力;產生了困難,就要及時去發現;發現了困難就是進步,接著教孩子怎麼解決;不要遇到什麼不懂就去問別人,如此怎麼能啟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_PuHWwBmyVoG_1Z1S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