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樂學好少兒英語的方法

2019-09-22     小頓頓180

有家長問少兒英語怎麼學效果好呢?其實並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態度在起作用。有時候,3-6歲的孩子跟著老師學,模仿和重複老師標準的發音,字母,詞彙,語法,口語,閱讀和拼寫。跟著學的過程,基本上都會,就算學得慢,多次重複也能夠掌握。方法就是沿著規則去走,要首先懂得規則。沿著規則去做,就像孩子跟著家長或老師去學,只是學了,跟著做了,至於為什麼學,為什麼這麼做,還不太清楚。反正跟著老師或家長學,掌握了就對了,但很多時候,學習就是要考究。比如少兒英語的口語,跟著老師模仿和對話,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也能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態度決定了習慣,當家庭環境和教學環境不一致的時候,孩子學英語口語沒有語境;聽說讀寫如果沒老師或小夥伴的陪伴,家長又該如何讓孩子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呢?

少兒英語的學習,切忌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以至於前功盡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態度的問題。學習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非只是為了應對學科上的不足或缺失。堅持學習,其實靠的是良好的習慣,而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家長讓孩子參與英語培訓,確實是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性格,來因材施教;也要接受老師的培訓,激發和引導孩子去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英語思維,增強語感,從而維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很多時候,如果不能把學習當成快樂的事情,當學科知識和技能任務增多的時候,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或任務來完成。英語口語的訓練,不能流於形式上去滿足日常的計劃,而是要從實質上去學,從實踐中去訓練思維,溫習和掌握。

怎麼樣才能讓學少兒英語成為快樂的事情呢?首先是要快樂的學習,一般家長都會覺得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跟著老師模仿,重複老師的言行舉止,然後課後根據老師的輔導進行溫習和鞏固。一系列的流程,看不出來有哪點是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何況孩子在學習階段,也是要藉助於感興趣的事情呢?啟蒙少兒英語口語,就是要找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和遊戲,參與到其中,並滲入英語元素,逐步讓孩子對英語遊戲或小故事有一個初步認識。將英語元素加入到遊戲或小故事的規則和要求中,讓孩子參與其中,並掌握和使用詞彙,口語,閱讀和拼寫的基本功。而當孩子在喜歡的活動中,或激發和引導孩子到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中,是為了便於孩子接受,理解,熟悉,重複訓練,並達到掌握的目的。而教學環節的熱情和興趣,如何來保持快樂呢?

當把收穫當成快樂的源泉,就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事情。少兒英語也是如此,當孩子跟著老師學了一兩節課,有所掌握和收穫的時候,會表現給家長或老師。家長讓孩子重複和表現是為了溫習,而沒完全考慮到孩子的感覺和希望;孩子是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讚美,希望表現會有收穫。希望學習的過程得到認可。所以家長要更注重孩子的溫習和鞏固的過程,來延續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當老師教了孩子怎麼做蛋糕,孩子會以能作出香甜可口的蛋糕為榮,以能掌握這個能力而感到自豪,給家長或其他小朋友現場操作,並作出示範;這樣學習不是感到很快樂嗎?

在複習和鞏固英語口語的時候,當看到現實生活中的場景,用老師教的口語練習方法,藉助於學過的知識點來表達。時常和音視頻或中外教老師口語交流,當下的實際發生的事情。難道不是很開心嗎?就像平時能主動和家長交流,在交流中獲得新的見識;比如家長帶孩子去動物園,認識了很多動物,並能用英語來表達,會感到很有趣。但是家長要做孩子耐心的觀眾,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當家長無心於孩子的學習,孩子也無心於學習。這個是學習習慣養成階段,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像孩子嘗到了一個好吃的零食,就會一直想吃;因為零食給孩子滋味帶來美好的印象能延續這種需求。有的時候,家長一味禁止和一味讓孩子學習效果是一樣的。要積極參與,有效引導,適當啟發,增強孩子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_C_WG0BJleJMoPMfFzt.html